18歲高中輟學,41歲第一次創業,這樣的經歷在很多人聽起來,都充滿了失敗感。
但他卻因此,成為了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他是松浦彌太郎,擁有一間日本最有性格的古書店;一寫書就火爆得不行;還能把一本老奶奶雜誌改頭換面,變成銷量百萬的殿堂級生活指南。
他說,“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這樣的問題或許永遠沒有答案,但只要認真去做,生活就會變得有趣。
為了給嬰兒車做商品測試,讓30多個人沿著河畔走,看多遠輪胎會壞掉。
做麵包爐測試時,烤了2萬隻麵包。
松浦說,人一旦拼命地做一件事就會變得很“怪”,不裝模作樣的樣子是最有魅力的。
所以當有人發自內心地感歎:“《生活手帖》真是一本很怪的雜誌”時,松浦總是感覺很滿足。
但誰又能想到,在41歲的松鋪彌太郎擔任主編前,這本雜誌曾因為太“老”跟不上時代,只能成為奶奶們的身邊讀物。
而松浦,使它蛻變成一本能夠發行100萬冊的殿堂級生活指南。
它教你怎樣釘好釘子、怎樣做出美味荷包蛋,松浦似乎永遠能挑選出什麼是對生活最有用的,並做出最好的選擇。
於是他們都誇讚,松鋪彌太郎是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沒有人能保證自己能一直做出正確地選擇。
18歲的松浦,也曾做過輕率的決定。他討厭學校,於是從高中休學。那時的他只想要逃得遠遠的,於是他在集貨站打了三個月的零工,賺了一張前往美國的機票。
松浦以為到了美國總會有辦法,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沒有朋友,語言不通,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每當他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孤獨?”,心情便比在日本時更消沉。
你以為你逃開,就能躲避困境。然而不解決,它便會如影隨形。
於是他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如何走出生活的窘境。訓練自己和人打招呼,如何打開心扉,以及如何去生活與生存。
松浦獨特的生活觀,自此萌芽。
在美國的日子依舊艱難,但他漸漸在精神上感受到了愉快,松浦喜歡美國的老書店,收集了很多50-60年代的《vogue》、《life》等雜誌。
後來因為牙疼沒錢看病,松浦不得不回到日本。為了重返美國,他把收集的老雜誌撕開,選出漂亮的頁面簡單裝裱,在地攤上販賣,卻意外收穫了一批新潮的設計師顧客的青睞。
他用這些人買畫頁的錢往返美國和日本,並開了第一家書店。
一般沒有4000本書,就辦不成書店。但松浦的Cowbooks書店卻只有2000本,它們或新或舊,或絕版孤本,每一本都只有自己讀過,感動過,理解了,才會上架。
松浦說,60年代到80年代的書是很有誠意的,它們可以自由出版的,只是純粹為了傳遞自己收穫的感動。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書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為了商業效益而被批量生產的書。
所以起碼在他們的書店,要對書架上的書無所不知,能夠真誠地分享感動。而2000本,剛好是一個人能讀通的量。
所以松浦的這所認真的Cowbooks,至今仍是日本最具個性的書店。
暢銷作家,雜誌主編,書店老闆,雖然身兼數職,松浦的生活卻擁有著很多自己的時間。
每天五點起床跑馬拉松,7點進公司,下午5點半一定會結束工作。
最愛吃咖喱,但卻規定自己每年只能吃三次。喜歡與朋友聊天談心,但每個月只安排一兩次見面時間。不參加派對,多餘的飯局,三人以上的聚會。
克制,會使欲望變得簡單,只有過濾掉不必要的部分,才能更加專注地去生活,更加享受每一次身處其中的過程。
不僅是生活,這種克制卻自由的處事方式,也被松浦帶進了《生活手帖》的編輯部。
《生活手貼》沒有廣告,讀者成了唯一的贊助商。所以他要求編輯們確認每一頁“能不能讓人幸福”。希望當讀者翻看任何一頁,都能感受雜誌人製作時的用心。
松浦的編輯部沒有選題會,每天只有兩次Tea time,大家分享遇到的好玩有趣的事情。他要求大家週一到週五9點1刻上班,5點半一定要下班離開辦公室,週末絕不加班。安排自己的時間,去陪小孩,做做飯,和朋友看電影……
因為他相信,只有用心地生活,才會有所發現,寫出那些讓人感動的事情。
我想,這也是松浦每本書都能夠被追捧的原因吧,用心生活的人,實在難以招人詬病。
想做的是什麼,能做的是什麼,真的找得到答案嗎?有些問題也許我們活多久,就要考慮多久。
怪的松浦,怪的雜誌,怪的書店。怪是人性,是認真的人才有的魅力。
既然,關於人生的疑問找不到答案,活著就要疑惑,那認真生活,也就夠了。
文章來自:取暖生活美學作品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