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畫選定的追蹤物件,全部是當時哈佛大學的精英本科生,博克認為他們有很強的自製力,對他們進行跟蹤分析,一定能全面找到促使這群優秀年輕人,獲得人生幸福的各種心理和生理素質。帶著良好的願望,他組織了一支橫跨各領域的科研團隊,成員來自醫學,生理學,人類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和社會工作,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阿道夫.邁耶。基於醫學記錄、學業成績和哈佛的推薦,研究團隊選取了268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這些年輕人在當時堪稱完美:他們是美國最好的大學裡的學生,體格健壯,心理健康,學業優良。
現如今,這群人裡面,還有許多人健在,已是90多歲高齡,項目能持續如此之久,連哈佛自己都深感意外。70年間,相關負責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追訪的資料整理成書籍,作出一些概括性的結論。最近一本,便是2012年的,《Triumphs of Experience》。
那麼,七十多年來,幾十萬頁的訪談資料和醫療記錄,最終給了人們怎樣的啟發呢?究竟什麼樣的人,最終能夠比別人活得更有幸福感?2015年,專案第四代主管,哈佛醫學院教授Robert Waldinger,在TED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是社會名望嗎?是財富的擁有程度嗎?還是獲得世俗社會眼裡,所謂的巨大成功?不,幸福和它們沒有直接關係,經過70年的研究分析和觀點提煉,哈佛大學告訴我們:
只有好的社會關係,才能讓我們幸福、開心。
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也好,還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人也罷,不管你是風光萬丈,還是碌碌無為,最終決定內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而好的社會關係,總的來說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孤獨寂寞是有害健康的。那些跟家庭成員更親近的人、更愛與朋友鄰居交往的人,會比那些不善交際離群索居的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那些「被孤立」的人,等他們人到中年時,健康狀況下降更快,大腦功能下降得更快,也沒那麼長壽。
有多少朋友、是否結婚,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決定元素。最讓人感到受傷和不幸的,是人生中的齟齬、爭吵和冷戰。互相傷害、沒有愛情的婚姻,帶來的危害會比離婚更加致命。參與者中,一對最幸福的夫妻說,在他們80多歲時哪怕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他們依舊覺得日子很幸福,可以互相依賴。而那些婚姻不快樂的人,哪怕有一點不適,壞情緒就會把身體的痛苦無限放大。朋友之間亦是如此,不要追求數量的多少,該看兩人是否趣味相投。
如果在80多歲時,婚姻生活還溫暖和睦,對另一半依然信任有加,知道對方在關鍵時刻能指望得上,那麼記憶力都不容易衰退。反過來,那些無法信任另一半的人,身體很快就會走下坡路。當然,幸福的婚姻並不意味著從不拌嘴。有些夫妻,八、九十歲了,還天天鬥嘴,但只要他們堅信,在關鍵時刻能依賴對方,那這些爭吵頂多只是生活的調味劑。
1. 當智力達到一定水準之後,一個人金錢上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他與他人的關係水準;
2. 一個擁有“溫暖人際關係”的人,在人生的收入頂峰(一般是55到60歲期間)比平均水準的人每年多賺14萬美元;
3. 智力水準在110-115之間的人與150以上的人,在收入上沒有明顯差別;
4. 兒童時代受到良好母愛關懷的人,平均比沒有母親關懷的人,每年多賺87000美元;
5. 孩提時代和母親關係差的人,年老後更有可能換上老年癡呆症;
6. 在職業生涯的後期,一個人兒童時代和母親的關係,與他們的工作效率正相關;
7. 童年受到父愛關懷的人,成年後的焦慮較少。
結論:
結論:
既然和睦的人際關係,對我們人生的幸福,有著如此巨大的促進作用,為什麼我們偏偏就做不到呢?我們時常會因為有口無心的話,陷入失去理智的爭吵……
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記恨、憤怒乃至嫉妒他人。我們從瑣碎到不能再瑣碎的小事上,不斷壯大我們的負能量和怨恨,為了不值一提的事互相指責。而這些寶貴的時間,我們本該可以拿來陪伴家人,與朋友遠行,與戀人看一場電影……
我們越來越癡迷於社交網路,可以不斷地為陌生人點贊,與一塊冰冷的螢幕日夜不離,和140字的段子交流內心,卻未曾努力打開我們的心扉,和真正那些需要我們也被我們需要的人,來一場坦誠相對的談心……
對於陌生人,我們保持友好,可對於最親近的人,我們反而用盡了猙獰與惡劣。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基於信賴與愛,對方終會原諒我們。而我們卻嚴重地忽略了,自己的言語之失,冷漠以待和長期疏遠,最終會讓每一份原本可以和睦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直至徹底喪失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而往往,我們自負,走捷徑,寧願花巨大的精力在工作上,以功利的目的去結交各路人群,卻不肯花更多的時間,用在維護和經營一段,「毫無用處」的人際關係上,並以為很多事仍在我們的控制之中,全然未曾察覺到我們早已失去了什麼。
李安在電影《飲食男女》中,借父親之口說道:「一家人,即便是各過各的日子,但只有家人之間心底的那份顧忌,才讓一個家有家的意義。」推而論之,愛情、友情,莫過如此,短短的「顧忌」二字,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又有多少人是全心全意做到了?
在TED演講的最後,Robert教授說,在研究的一開始,不管貧窮或富有,年輕人都十分堅信,名望、財富和成就,是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保證。而當他們蒼蒼老去,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100多年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的人生,寫下這樣一段話,那是對我們最好的啟示:
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記恨、憤怒乃至嫉妒他人。我們從瑣碎到不能再瑣碎的小事上,不斷壯大我們的負能量和怨恨,為了不值一提的事互相指責。而這些寶貴的時間,我們本該可以拿來陪伴家人,與朋友遠行,與戀人看一場電影……
我們越來越癡迷於社交網路,可以不斷地為陌生人點贊,與一塊冰冷的螢幕日夜不離,和140字的段子交流內心,卻未曾努力打開我們的心扉,和真正那些需要我們也被我們需要的人,來一場坦誠相對的談心……
對於陌生人,我們保持友好,可對於最親近的人,我們反而用盡了猙獰與惡劣。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基於信賴與愛,對方終會原諒我們。而我們卻嚴重地忽略了,自己的言語之失,冷漠以待和長期疏遠,最終會讓每一份原本可以和睦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直至徹底喪失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而往往,我們自負,走捷徑,寧願花巨大的精力在工作上,以功利的目的去結交各路人群,卻不肯花更多的時間,用在維護和經營一段,「毫無用處」的人際關係上,並以為很多事仍在我們的控制之中,全然未曾察覺到我們早已失去了什麼。
李安在電影《飲食男女》中,借父親之口說道:「一家人,即便是各過各的日子,但只有家人之間心底的那份顧忌,才讓一個家有家的意義。」推而論之,愛情、友情,莫過如此,短短的「顧忌」二字,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又有多少人是全心全意做到了?
在TED演講的最後,Robert教授說,在研究的一開始,不管貧窮或富有,年輕人都十分堅信,名望、財富和成就,是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保證。而當他們蒼蒼老去,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100多年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的人生,寫下這樣一段話,那是對我們最好的啟示:
「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聖經】歌羅西書3章18-19節,以弗所書6章1-9節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他們。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
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資料源於網絡文章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來源:藝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