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亞洲傑出兒科醫師獎、中華民國第25屆醫療奉獻獎、瑞信兒童醫療終身貢獻獎、現為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曾擔任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的黃富源醫師,一手把馬偕小兒醫療團隊建立起來。他擔任馬偕小兒科主任十二年任內,成立新生兒加護病房與兒童加護病房,並從旁協助小兒外科成立,醫院的醫療設備與次專科的增加,讓重症病人有良好的醫療環境,挽救許多早產兒等重症小病人的生命。
黃醫師說,醫療工作的目的,不是賺大錢,而是照顧病人。因為「你照顧弱小的病人,上帝會給你比金錢更豐富的回報,如:贏得家長的感激與尊重,以及小朋友恢復健康後的笑容,真正體會到醫護人員對社會的貢獻。」影響所及,馬偕小兒科醫師樹立:重學識、重倫理、重醫德、沒有派系、絕不收受紅包的優良風氣。 黃醫師不僅在馬偕栽培後進,並兼任台大、北醫的教學,更運用醫院豐富的人力資源,去支援偏遠地區的醫療,包括:宜蘭羅東聖母醫院、花蓮門諾醫院、虎尾聖若瑟醫院、台南新樓醫院、恆春基督教醫院等,解決當地的兒科醫師荒。直到現在,這幾家教會醫院仍舊感念馬偕兒科當年的協助。 掌握望聞問切基本功 黃醫師最被人稱譽的是他視病猶親,及「望聞問切」的基本功。從自己親身就醫的經歷,他體會到醫師照本宣科地按照教科書裡的診斷與預後通知病人,跟帶著鼓勵與盼望的語氣告訴病人,病人感受是很不同的。因此每當看診時,他總是語帶鼓勵,讓病人及家屬得到很大的安慰。 行醫四十多年,他體會到,人是活的,儀器是死的,再怎麼先進的儀器,都有可能出錯。當醫師用眼睛仔細觀察、用口詳細問診、用耳聆聽、用雙手認真檢查,才能做最好的診斷。因為70%的疾病,光靠醫師問、聽以及身體診察,就大多能得到正確的診斷。若醫師的眼、口、耳、手也無法診斷,或者經此診察之後仍有懷疑,此時再安排儀器檢查,才是「正途」。 身為基督徒,他能體會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焦慮的心情,因此期許自己要做出正確的診斷與處置。他說,「看一千個病人中,誤診一個病人,看似比率很低,但是對被誤診的病人來說,卻是百分之一百無法及時得到醫治。」因此看診時總是戰戰兢兢、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透過仔細的問診觸診,詳細瞭解病因,查明病情。因此,黃醫師建立起良好的醫術口碑,病人中,甚至一家三、四代都找他看診。 祂才是真正的大醫師 他經常說,上帝才是大醫師,他只是上帝的工具,能夠行醫,全是上帝的恩典。 黃富源生長在高雄縣,雄中畢業後保送東海化工系,大一暑假回家,父親鼓勵他考醫科。他抱著試試看心態重考,沒想到考上台大,轟動家鄉。醫學院一年級的暑假,村長請他回故鄉教小學應屆畢業生英文,給他兩千元鐘點費,足以支付大二的學費。 畢業後他選擇進入小兒科,且非常努力的學習,第三年當住院醫師時,不幸在台大醫院急診處感染扁桃腺炎引發急性腎臟炎,多次進出醫院治療。那時妻子鹿溪已經成為基督徒,邀請牧師們來探訪並為他禱告。之前他非常排斥基督信仰,此時躺在病床上,身體軟弱不堪,不知道何時才能痊癒。 他說:「因為這場疾病,心靈非常的空虛,不知道妻子信仰的神是否可以幫忙我,於是開口跟著妻子與教友們禱告。若上帝治癒我的疾病,我願意接受祂進入我的生命中成為我的救主。」沒想到眾人禱告後,他的疾病很奇妙的痊癒,因此受洗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 上帝開啟另一扇大門 因為生病,他不得不常常請病假,因此無法順利升上總住院醫師。沒想到上帝開了一扇門,在馬偕工作的同學告訴他那裡有小兒科主治醫師的缺,鼓勵他去應試。當天跟主任談15分鐘後,就立即獲得這個新工作。兩年後,羅慧夫院長提拔他為小兒科主任,他戰兢地接下重任。 當時馬偕小兒科只有5位主治醫師,他決定要建立團隊,於是開始栽培醫師並聘請外面的醫師加入,鼓勵醫師要在小兒科領域裡有各自的專長,才能照顧不同狀況的小病人。因此慢慢有了新生兒科、血液科、腸胃科、心臟科、腎臟科、過敏免疫科、感染科、神經科等次專科,讓醫師各自有卓越的表現。奠定馬偕小兒科的口碑。 跪在地上為病人禱告 在馬偕兒科擔任主任期間,曾因替一位五歲的孩子做腎臟切片,沒想到小病人竟然一直血尿,想盡辦法卻始終無法解決。家長焦慮的頻頻詢問,壓力大到讓他幾乎無法入眠。 「我已經求救無門、束手無策,就在辦公室跪下來為病人禱告:『主啊!我已經沒有辦法了,請幫助我,救救這個孩子。』禱告完後走出辦公室去看孩子,照顧病人的住院醫師剛好走出病房,看到我就說:『黃主任,那孩子的血尿已經停止了。』『什麼時候?』『剛剛』『怎麼這麼巧,我剛才正為這孩子禱告!』我第一次感覺到上帝垂聽我的禱告,非常感激也很感動,心中的重擔脫落了。」 黃醫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祂才是大醫生》,內文指出,醫生是上帝使用的工具。外科醫師開刀,但是使傷口癒合的是上帝;醫師開藥,但是讓藥效發生作用的是上帝。使病人得痊癒的是上帝的權能。 他親身經歷自己的生命就是這位真神醫治拯救的,行醫四十多年,親眼見過許多病人透過上帝的醫治得到痊癒。因此他鼓勵正在尋求真神及大能醫師的聽友讀者,可以試著向耶穌基督禱告,尋求祂的帶領與醫治,因為祂是使「壓傷的蘆葦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不吹滅」的慈愛全能真神。
本文節錄自2016年4月出版的:佳音廣播月刊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上帝才是大醫師】
科學、政治、商業、教育、家庭、宗教、藝術
4.商業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回家吧,你的兒子快死了】
《趙鏞基傳》 作者:甘妮爾
「立刻回家,我們的兒子快死了!」當趙鏞基正在市區的弟兄聚會中講道,太太打來了告急電話。都到了1978年年底了,快死了?是那一個兒子?希濟正讀初中,撒母耳和勝濟在讀小學。恐怕弄錯嘍,今天早上,這三個傢伙還好好的嘛。
在繞道迂迴、得寸進尺、衝出漢城的車陣後,他的黑轎車終於返回家門了。趙鏞基發現妻子正六神無主,撒母耳睡在他的床上,顯然醒不過來的樣子。他在陷入睡前曾對母親說:「告訴爸爸,為我禱告吧。」他在枕頭上轉過頭來加上一句:「我知道,我今天夜裡一定要上天堂了。」
好像那天夜裡,全市的醫生都工作到深夜。趙牧師解開領帶,脫掉鞋子,哭喊道:「父啊,父啊!」一面打電話給另一位醫生。「嗯,牧師,沒有辦法了。今天夜裡已經有八個男孩去世了。現在,恐怕沒有任何醫生能夠治療撒母耳哩。太晚了,如果他睡得像你所說的那樣,一直到現在,時間就太長了。不過,他不會再受苦,他會平靜的逝去。牧師,牧師!」
平靜的逝去?撒母耳是他疼愛的兒子,常用他柔嫩的小手拍他的呀。「不,主啊,不是撒母耳!時候還沒到哪!」
那一天,孩子們在放學回家途中,不知不覺的吃下有毒的東西。
趙鏞基夫婦敢把老二取名叫撒母耳,是由於聖惠夢見自己懷了個兒子。她那時一直生病,頭一胎生得又那麼艱難,並沒有料到會又懷孕,甚至醫生也沒有診斷出她的真正病因。可是有天夜裡,她想夢見舊約聖經上的一個叫哈拿的婦人,果然發現自己跟她一起夢中出現,並且聽見有聲音對她說:「在你的肚子裡有個男孩,他名字要叫作撒母耳。」第二天吃早飯時,他們夫妻倆還覺得這件事挺好笑,不過,聖惠常常有一種經驗,就是在睡眠中夢見整首詩歌,於是第二天便把它譜寫下來。
做過這回夢,她再度到醫生那裡重新檢查,證實她的確懷了孕。於是,他們打破所有的韓國傳統,把他取名為撒母耳,以後他在學校裡將成為特殊人物了。正像一個男孩,不希望他的父親跟別人的父親有什麼不同,他也不想太突出。不過撒母耳很能適應,他交到一大堆朋友。
按韓國人的習慣,每個兒子都按照排行取名。像趙家兄弟都叫做鏞什麼,如:鏞基、鏞祐、鏞穆、鏞讚和鏞培。鏞基的兒子則屬濟子輩,如希濟和勝濟。第三代以「來」作名字的末字,第四代則以「賢」為中間字。女孩極少隨著兄弟排行。
只有撒母耳的後代沒有字輩可以繼承。為什麼他不可以繼承未來呢?「不,撒母耳!你還不能走!」做父親的在床邊哭了起來。
他爬上床中央,匍匐在生機渺茫的孩子身邊,禱告說:「父啊,不能叫我的兒子走呀!」
他禱告得好吃力,聲音又空洞,又乏力。如果沒看到撒母耳卧在那兒,他想自己或許能放心禱告。然而,盡管眼前的事實太嚴酷,他仍得努力搜索些有盼望的話來說。孩子的母親已經在他身邊禱告了一整晚了。
站在孩子身邊的父親,如今只有一個選擇,就是閉上眼睛,把他記憶中撒母耳健康強壯的形像構想清楚。「父啊,父啊!」但是他仍然禱告不出來。撒母耳精於跆拳道,有多方面才藝,也具領袖才能,吃起油炸蠶比那個孩子都多。在韓國,當蠶正當吐絲結繭的時候,可做一道美味的佳餚。父親們常常在食攤買一包回家給孩子們享用。但是這天下午,把蠶裝成袋,携到城裡來賣的農夫,不慎使用了一個曾裝過強力農藥的袋子。據醫生說,吃了這攤子賣出的孩子,當天夜裡全死了。
「父啊,赦免我,赦免這孩子的父親。請赦免我的……」他在禱告中,把自己所作或所思的過錯一一列舉出來。他禱告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不是籠統的,而是就他記憶所及,把一切的罪明確承認。例如,他對妻子的言行不當,對兒女不慈等等。「神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篇51:10)
他張開眼睛,發現撒母耳好像不再有生氣,沒有人能喚醒他,也沒有人能跟他交談了。
「父啊,我求祢賜我仁慈和憐憫,讓撒母耳留在我身邊。我們不配得到這件恩寵,然而,我們仍要懇求祢,本著祢的慈愛,將撒母耳恢復到當初祢創造他時的健康活潑模樣。」
到了午夜,他仍然盤著腿不斷讚美神。但是,就是沒有膽量看身邊的孩子,太安靜了。一看他,簡直就失去禱告的勇氣。
「父啊,我現在看見他又高大又強壯,喜洋洋的一步兩階的向教堂跨去。現在他嘗試一步跨三階了。瞧,他真像橄欖球員,弓起身子,躍到空中,準備射三分球啦……」
一會兒過後,他離開床舖,面向孩子站著,以轟雷般的聲音大呼,「撒母耳!」他雙掌互擊,以足以令人大驚的聲音下令:「撒母耳,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聖名,叫你起來行走!」
這孩子果真應聲而起!
趙鏞基驚得後退不迭。
撒母耳突然倒在床舖中央,在被單上嘔吐起來。
他母親趕過來替他擦臉,但又不敢太匆忙。撒母耳說起話來,還帶著手勢。「爸,向耶穌打招呼。」
他又說:「向耶穌打招呼呀,祂就在那邊。」孩子用手指著。
鏞基隨著兒子那奇異的話,朝他手指的方向深深一躬,溫柔的說:「耶穌,祢好。」
「您有沒有看到祂從走廊上走下來呀?爸,您看見我們沒有?耶穌就像這樣,把我抱在祂懷裡。」他的語聲和手勢都很微弱,但是雙親完全體會得出他的意思。
「耶穌懷抱著我,走向一個美麗的地方。」他手口並用的描述著。
「那兒好亮好亮唷,在祂給我看過那麼漂亮的彩色後,世上的彩色郣黯然無光啦。」
「還有那音樂!媽,您也會喜歡的。那麼優美的音樂,我從來都未聽過。我認不出那音調,可是我們越走越接近它了。」
「忽然,耶穌對我說:『我們得回去了。』」
「我說:『不,我不回去。』」
「『我們一定得回去,你爸爸不肯讓你走。』」
「然後,祂就帶我回到寢室。您沒有看見我們從走廊上走下來嗎?」 「您在叫我,您命令我起來。耶穌叫我走就在那時候。祂在那邊呢───哦,祂不在那邊了。我想,祂一定是回去嘍。」
「立刻回家,我們的兒子快死了!」當趙鏞基正在市區的弟兄聚會中講道,太太打來了告急電話。都到了1978年年底了,快死了?是那一個兒子?希濟正讀初中,撒母耳和勝濟在讀小學。恐怕弄錯嘍,今天早上,這三個傢伙還好好的嘛。
在繞道迂迴、得寸進尺、衝出漢城的車陣後,他的黑轎車終於返回家門了。趙鏞基發現妻子正六神無主,撒母耳睡在他的床上,顯然醒不過來的樣子。他在陷入睡前曾對母親說:「告訴爸爸,為我禱告吧。」他在枕頭上轉過頭來加上一句:「我知道,我今天夜裡一定要上天堂了。」
好像那天夜裡,全市的醫生都工作到深夜。趙牧師解開領帶,脫掉鞋子,哭喊道:「父啊,父啊!」一面打電話給另一位醫生。「嗯,牧師,沒有辦法了。今天夜裡已經有八個男孩去世了。現在,恐怕沒有任何醫生能夠治療撒母耳哩。太晚了,如果他睡得像你所說的那樣,一直到現在,時間就太長了。不過,他不會再受苦,他會平靜的逝去。牧師,牧師!」
平靜的逝去?撒母耳是他疼愛的兒子,常用他柔嫩的小手拍他的呀。「不,主啊,不是撒母耳!時候還沒到哪!」
那一天,孩子們在放學回家途中,不知不覺的吃下有毒的東西。
趙鏞基夫婦敢把老二取名叫撒母耳,是由於聖惠夢見自己懷了個兒子。她那時一直生病,頭一胎生得又那麼艱難,並沒有料到會又懷孕,甚至醫生也沒有診斷出她的真正病因。可是有天夜裡,她想夢見舊約聖經上的一個叫哈拿的婦人,果然發現自己跟她一起夢中出現,並且聽見有聲音對她說:「在你的肚子裡有個男孩,他名字要叫作撒母耳。」第二天吃早飯時,他們夫妻倆還覺得這件事挺好笑,不過,聖惠常常有一種經驗,就是在睡眠中夢見整首詩歌,於是第二天便把它譜寫下來。
做過這回夢,她再度到醫生那裡重新檢查,證實她的確懷了孕。於是,他們打破所有的韓國傳統,把他取名為撒母耳,以後他在學校裡將成為特殊人物了。正像一個男孩,不希望他的父親跟別人的父親有什麼不同,他也不想太突出。不過撒母耳很能適應,他交到一大堆朋友。
按韓國人的習慣,每個兒子都按照排行取名。像趙家兄弟都叫做鏞什麼,如:鏞基、鏞祐、鏞穆、鏞讚和鏞培。鏞基的兒子則屬濟子輩,如希濟和勝濟。第三代以「來」作名字的末字,第四代則以「賢」為中間字。女孩極少隨著兄弟排行。
只有撒母耳的後代沒有字輩可以繼承。為什麼他不可以繼承未來呢?「不,撒母耳!你還不能走!」做父親的在床邊哭了起來。
他爬上床中央,匍匐在生機渺茫的孩子身邊,禱告說:「父啊,不能叫我的兒子走呀!」
他禱告得好吃力,聲音又空洞,又乏力。如果沒看到撒母耳卧在那兒,他想自己或許能放心禱告。然而,盡管眼前的事實太嚴酷,他仍得努力搜索些有盼望的話來說。孩子的母親已經在他身邊禱告了一整晚了。
站在孩子身邊的父親,如今只有一個選擇,就是閉上眼睛,把他記憶中撒母耳健康強壯的形像構想清楚。「父啊,父啊!」但是他仍然禱告不出來。撒母耳精於跆拳道,有多方面才藝,也具領袖才能,吃起油炸蠶比那個孩子都多。在韓國,當蠶正當吐絲結繭的時候,可做一道美味的佳餚。父親們常常在食攤買一包回家給孩子們享用。但是這天下午,把蠶裝成袋,携到城裡來賣的農夫,不慎使用了一個曾裝過強力農藥的袋子。據醫生說,吃了這攤子賣出的孩子,當天夜裡全死了。
「父啊,赦免我,赦免這孩子的父親。請赦免我的……」他在禱告中,把自己所作或所思的過錯一一列舉出來。他禱告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不是籠統的,而是就他記憶所及,把一切的罪明確承認。例如,他對妻子的言行不當,對兒女不慈等等。「神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篇51:10)
他張開眼睛,發現撒母耳好像不再有生氣,沒有人能喚醒他,也沒有人能跟他交談了。
「父啊,我求祢賜我仁慈和憐憫,讓撒母耳留在我身邊。我們不配得到這件恩寵,然而,我們仍要懇求祢,本著祢的慈愛,將撒母耳恢復到當初祢創造他時的健康活潑模樣。」
到了午夜,他仍然盤著腿不斷讚美神。但是,就是沒有膽量看身邊的孩子,太安靜了。一看他,簡直就失去禱告的勇氣。
「父啊,我現在看見他又高大又強壯,喜洋洋的一步兩階的向教堂跨去。現在他嘗試一步跨三階了。瞧,他真像橄欖球員,弓起身子,躍到空中,準備射三分球啦……」
一會兒過後,他離開床舖,面向孩子站著,以轟雷般的聲音大呼,「撒母耳!」他雙掌互擊,以足以令人大驚的聲音下令:「撒母耳,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聖名,叫你起來行走!」
這孩子果真應聲而起!
趙鏞基驚得後退不迭。
撒母耳突然倒在床舖中央,在被單上嘔吐起來。
他母親趕過來替他擦臉,但又不敢太匆忙。撒母耳說起話來,還帶著手勢。「爸,向耶穌打招呼。」
他又說:「向耶穌打招呼呀,祂就在那邊。」孩子用手指著。
鏞基隨著兒子那奇異的話,朝他手指的方向深深一躬,溫柔的說:「耶穌,祢好。」
「您有沒有看到祂從走廊上走下來呀?爸,您看見我們沒有?耶穌就像這樣,把我抱在祂懷裡。」他的語聲和手勢都很微弱,但是雙親完全體會得出他的意思。
「耶穌懷抱著我,走向一個美麗的地方。」他手口並用的描述著。
「那兒好亮好亮唷,在祂給我看過那麼漂亮的彩色後,世上的彩色郣黯然無光啦。」
「還有那音樂!媽,您也會喜歡的。那麼優美的音樂,我從來都未聽過。我認不出那音調,可是我們越走越接近它了。」
「忽然,耶穌對我說:『我們得回去了。』」
「我說:『不,我不回去。』」
「『我們一定得回去,你爸爸不肯讓你走。』」
「然後,祂就帶我回到寢室。您沒有看見我們從走廊上走下來嗎?」 「您在叫我,您命令我起來。耶穌叫我走就在那時候。祂在那邊呢───哦,祂不在那邊了。我想,祂一定是回去嘍。」
書籍資料: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科學、政治、商業、教育、家庭、宗教、藝術
7.信仰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趙鏞基:相信耶穌十架救恩 人生盼望就此展開
【記者夏俊明高雄報導】
「耶穌基督就在你我身邊!相信耶穌,人生的改變就此開始!」趙鏞基牧師於四月初來台舉辦「祝福台灣神蹟特會」,在7日第二晚以巴底買的故事開頭,談到相信耶穌帶下的醫治與人生的改變。趙牧師傳講耶穌的身份,並基督在世上代替眾人的咒詛與死亡,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贖,讓來到十字架面前的人都能得到盼望,思想改變,神的教會成為充滿盼望的教會,神同在的家庭也因著祭壇帶下神的盼望,「在盼望中,我們可以勇敢做夢!」
抓住應許禱告 勇敢去夢
「犯罪的工價就是死,沒有一個人可以擔當自己的罪,但因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們的罪,我們只要承認耶穌基督的寶血,一生的罪都能夠解決。」趙牧師傳講十字架救恩的福音,盼每個人都能因著耶穌的寶血,成為健康並蒙受祝福的人。他鼓勵每個人都要有夢想,一個有夢想的人不會灰心,禱告的時候能領受聖靈的幫助,得著向前走的出路。
為夢想的禱告如何得知蒙神應許?趙牧師說,不是大聲禱告就一定蒙應許,而是抓住神的應許,禱告就得幫助。因此,我們需要以神的話作為極大的確信,充滿在我們裡面,反之若是心裡充滿否定的思想,什麼都不能成就。
他引用一位在澳洲牧養八千人教會的牧者見證提到,一個活在希望與盼望裡面的人,與一個只是口裡說一說的人,最大的差異關係到第四度空間的靈性。他相信,一個人富足若是因著貪心,神會責備;若懂得分享,神就稱讚,並且祝福。
「正如為以利亞作餅的寡婦,其之所以能經歷『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是因為她自己先成為器皿,被神充滿。」趙牧師說,今天許多神的僕人預備了器皿因此得著恩膏,這器皿就是夢想,要擁有更多的夢想。聖經說大大張口就會大大充滿我們,但若是沒有器皿,神無法做工在我們裡面,我們要擁有信心的器皿,神就按著我們的信心成就。
趙牧師經常禱告,剩下的歲月還能常常看見夢想的實踐!願我們都是神的器皿,神的國與神蹟可以透過我們彰顯出來,因著耶穌的十字架成為有盼望的人。
國家要有夢想 教會成為盼望
趙牧師提到,他剛來台灣時,韓國人每年的國民所得只有60塊美金,僅能止飢,因此非常羨慕當時有相當發展的台灣。
當時,台灣、日本都是趙牧師與一群牧者們為韓國禱告時的目標國家,他們希望成長到100萬名的基督徒,希望發展能像日本、台灣一樣。現在,韓國有1000萬名的基督徒,看見神繼續不斷敞開天上的門,祝福韓國。
他認為,一個國家也要有夢想,如此神也祝福國家。「台灣的教會,就是台灣未來的盼望!」趙牧師還有一個夢想,希望台灣的牧者可以到世界各地成為宣教的僕人!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科學、政治、商業、教育、家庭、宗教、藝術
7.信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