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你老公的副駕駛留給了誰?】

一個男士,結了婚,有很成功的事業。女的很優秀,留過學,條件優越,認識的、結交的男人也比較多,但是沒有一個真正讓她動心的。很無聊的日子兩個人認識了。女的就喜歡上這個男士,不在乎他結了婚,決定從他的老婆手中把他搶過來。於是就尋找巧遇的機會。

有一天兩個人外出辦事的時候在寫字樓門口遇見了,很自然男士邀請女孩坐他的車。女孩當然很高興,準備坐到副駕駛的位置。誰知男士對她說坐後面吧。女孩一愣,男士加了一句:後面安全。女孩不高興地坐到後排的座位,問為什麼前排的座位不能坐啊?

男士笑笑說,前排的座位是老婆的專座,前面放的都是她的私人物品,有拖鞋,有她喜歡吃的零食,還有背椅的角度,是以她最舒適的角度調好的。

女孩聽了,對車上的這個男人有了一種不名所以的情緒。她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男人這麼自然地在旁人面前說起自己的妻子,這樣不需要任何的溢美之詞,只是為她保留一個座位,這是她的特權,任何人不能侵佔,僅此而已
女孩退卻了,但是也有了自己新的目標:找一個能把右座一直為她保留的男人結婚,就這麼簡單。

仔細看完,感慨萬千,要是有多一點這樣的男人是不是就可以少了一些百折不撓的小三呢……
於是想問問有車一族的男士們,你的副駕駛位留給誰了?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資料源於網絡文章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誰會在乎美德?電影《灰姑娘》對父母的啟示

“在完美的故事中,世界美妙又英勇。英雄牽起你的手,甜蜜愛情在等候。但生活與此不同, 充滿哀愁和傷痛……”電影《灰姑娘》在仙女教母的敘述中緩緩展開,整個情節雖然熟悉卻依然動人心魄。這部影片,少女看到愛情與夢想,詩人讀到滄桑與美麗,哲人悟到人生與信念,為人父母者的心,其實也在一次次被撞擊而感動。
什麼寶貝可以留給孩子?
幸福的生活總是如此短暫,女主角瑞拉的美麗童年因慈愛母親的離世而突然改變。不過,如果你稍加留意就會驚奇地發現:母親的身影不僅沒有從此離開瑞拉的世界,反而越發充斥瑞拉的整個心靈,伴隨著她的日日夜夜、現在和將來。
我們來看母親留給了瑞拉什麼。母親臨終前請丈夫將瑞拉帶到她的病床前,竭盡全力對瑞拉說:“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它會幫你度過人生中所有坎坷:無論在什麼時候,你要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小瑞拉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裡,並且成為此後指引她人生的不變的信念。
母親留下的不只是一句教導,而是她一直的人生態度、每一天的耳濡目染,借著無比的愛與祝福,化成了小瑞拉內在的力量。影片一開始,兩隻藍鳥在天空中上下翻飛,最後落在一家人身邊,彼此相愛並深愛孩子的一對父母,將他們單純的信念在有生之年傳遞給孩子,成為孩子患難時隨時的幫助,是真正不能毀壞的寶貝。當瑞拉人生的最低谷,被繼母鎖在閣樓失去自由之時,象徵信念的藍鳥再次出現,奇跡般地幫助瑞拉度過難關。
崇尚自我的時代,誰會在乎美德?
“我們活在一個懷疑主義的、憤世嫉俗的世界,也很容易變得憤世嫉俗。”儘管這樣,《灰姑娘》導演布拉納仍然要努力地講解這部電影的訴求:“善待他人看上去不聰明,也不酷,會讓我顯得很弱,別人會笑我蠢、天真、不成熟……但最終,這部電影提供一面鏡子讓你審視善良和勇氣。與人為善是向外看,看到所有的他人,而不要總是我我我。
母親臨終前的遺言、父親旅途上拂過肩頭的枝條,成為灰姑娘堅守信念的內在力量,就算遭遇譏笑惡待也不改變。瑞拉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他們留給孩子的,孩子心甘情願地持守一生。不管別人在乎不在乎美德,自己的孩子在乎並持守,這難道不是對父母最大的慰藉嗎?
還有誰在乎美德?那擁有至高權力者在乎。當灰姑娘由心而發地說出:“正常並不等於正確。”“善良無價,愛無價”,王子被這個單純持守信念的女孩子深深吸引,最終被人嘲笑的灰姑娘成為尊貴的王子的新娘。“有善良的地方就會有美德,有美德的地方就會有奇跡。”上帝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放置良心,也給我們以盼望去追求那不時髦卻永恆的東西。
繼母所做的值得嗎?
有智者的話說:“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可惜的是,有許多做父母的不知道當給孩子什麼,以為給了孩子餅和魚,其實卻把石頭和蛇放進孩子懷裡
瑞拉的繼母給我們做父母的敲響了警鐘。她一心要為孩子們營造衣食無憂的生活,滿足她們各種各樣的物質欲望,幫助她們鑽營獻媚以得到往上爬的機會……看起來,她全是為孩子們著想,事實上,她卻無意間毀了孩子的一生。在生命的旅途中,孩子本該領略造化的美景與真諦,可卻被父母的貪婪與自私同化,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最終也被無盡的欲望摧毀。
傳金傳銀不如傳品格。電影裡灰姑娘在舞會上穿的耀眼奪目的藍色舞裙,據說鑲嵌萬顆水晶,影片中卻由母親的舊裙子經仙女魔法演變而成。它象徵的不是華貴,而是自上而下傳遞的美德與信念。
婚後灰姑娘依然有母親的身影
影片最後,王子與灰姑娘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這是影片的結尾,卻不是人生的收場,而是灰姑娘另一段生活的開始。話外音中仙女教母這樣描述:“灰姑娘依舊按照她內心的想法觀望和改變著世界……”
灰姑娘內心的想法是什麼呢?就是從父母那裡秉承的“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在孩子小時打下的品格根基,會伴隨她一生,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灰姑娘將用父母傳遞給她的信念去影響她的孩子,影響周圍的人。她會將自己曾經遭遇的坎坷、經歷的奇跡,講給孩子們聽,並用母親的語調鼓舞他們:“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它會幫助你們度過人生中所有坎坷:無論在什麼時候,你要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
你可以想見,繼母的兩個女兒也會秉承母親所行所教,將金錢至上、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傳遞下去,影響到孩子的孩子……箴言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能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所以,為人父母者不要自欺,真理面前輕慢不得。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鳥兒在風中孤獨飛翔,依然能堅強地歌唱。堅守信念,你的陽光閃爍永遠;保持善良,你的光芒永不褪變。曾經的字眼,在故事裡出現,預示著你即將加冕……”灰姑娘被囚禁失去自由的時候,心兒仍舊在天空飛翔,她在窗前反復吟唱,表明她心中不斷燃燒的希望和力量。作為父母,你願意將這樣的生命之光傳遞給孩子嗎?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原文/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仁愛建家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公義興國



從酒鬼到牧師——《賽德克•巴萊》男主角的戲劇人生

《境界》獨立出品【人物】    分享/ 林慶台 編輯整理/盧靖、趙傑
林慶台27歲差點因酗酒死掉,以10分被神學院錄取,拍電影《賽德克·巴萊》一夜爆紅,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演員獎提名,滿世界人都知道他,面對洶湧而來的錢財和名利誘惑,他卻選擇了淡出,在被問題充滿的福山部落擔任牧師,牧養那些吸毒、打架、賭博、酗酒的人。

題記
演員和牧師兩樣看似衝突的職業,卻在林慶台身上合而為一,他的奇妙人生故事使人看見背後那位最偉大的導演——上帝,他的戲劇人生正應了聖經中的一句話——“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1960年,我出生在臺灣宜蘭縣南澳鄉碧候村,是土生土長的泰雅族人。看過《賽德克·巴萊》的人,會對這個臺灣第三大原住民族群有些印象,也會借著電影中的中年莫那·魯道,知道林慶台這個人,然後會因為莫那·魯道充滿殺氣的眼神,認為我也很凶。

和我接觸過的人都知道,其實我很溫柔。以前在宜蘭金岳教會當傳道人時,就愛和部落的孩子們打成一片。我很喜歡和大家在一起,只有要講事情時才會比較嚴肅。而我也不是什麼當紅男主角,只是上帝宣召我暫時離開牧師職分,去做了一回演員,從不同角度盡心忠心服事他罷了。因為從27歲蒙召進入神學院那天起,我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一輩子順服神,服事神。

父親傳福音改變了“可以殺人”的祖靈信仰
我的生命軌跡必須延伸至我父親林萬福的時代,也就是上世紀2030年代。那時候,我父親受長老教會宣教士孫雅各、孫理蓮夫婦和高添旺影響,成為宜蘭南澳泰雅族第一位接受福音的人,也是本族第一位牧師,説明族人認識福音,還創立了碧候基督長老教會。

回想我父親在泰雅族傳福音的經歷,和主耶穌的使徒保羅很像,一直都受到很大的逼迫和族人的不諒解。因那個時期的臺灣原住民有自己沿襲已久的祖靈信仰傳統,並且泰雅族部落有嚴格的頭目制度,有很多勇士,大家都恪守這一傳統信仰,並且堅決捍衛它的唯一性。

在原住民的祖靈信仰中,有許多信條跟《聖經》中的十誡很像,規定了這樣那樣的不可以,但是有一條也是很重要的不同,就是《聖經》要求不可以殺人,而祖靈信仰可以殺人,因為泰雅族殺人頭之後才可以紋面。泰雅族祖先告訴我們這是與生俱來的規範、律法,我們決不能打破。爸爸要在這種背景下傳福音,無疑於離經叛道,衝突嚴重。

按照那個時候的頭目制度,只要家鄉有任何人接受了不同信仰,就要受鞭打。我父親就被頭目和勇士抓起來逼迫、蹂躪,甚至被丟到山谷裡、驅逐出境並離開部落,受盡磨難。可是,他堅信基督信仰會帶給原住民泰雅族不一樣的恩典,所以就不把逼迫放在心上,反而像保羅一樣,一方面禱告求神憐憫我們這個族群,在並不知道的情況下殺了人;另一方面在部落裡繼續堅持宣揚福音。慢慢地,部落頭目、勇士和其他同胞們竟然相信了耶穌。

由於爸爸的堅持,福音逐漸深入人心。今天,泰雅族幾乎百分之百都放棄了祖靈信仰,接受了和《聖經》相關的那些美好的規範和律法。

所以,整個原住民的歷史過程中,信仰這個主題因著爸爸的關係發生了翻轉,也改變了族群同胞,甚至深刻影響到後來的歷史進程。在上世紀30年代後,信仰逐步在族群部落紮根的過程中,日本開始殖民臺灣,並大肆殺戮原住民,《賽德克·巴萊》的事件原型霧社事件其實並不是最嚴重的。

日本人的暴行逼迫原住民從中央山脈樂園搬遷至不同地方。此後的數十年,泰雅族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但是之前爸爸傳福音埋下的種子反而開始開花結果。不管遭受怎樣的殘害和不平等待遇,原住民都選擇仰望神而儘量不反抗,這個過程充滿了神的恩典和憐憫。苦難強化了信仰。

打架鬧事的酒鬼居然進了神學院!
我出生後,並沒有傳承父親那樣堅定的信仰。其中有兩個原因,其一,我5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其二,我們被殖民之後,一直沒有自己的身份和尊嚴。從小我滿腦子的想法都是我們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為什麼?找不到答案時就開始自殘。

27歲之前,我一直過著非常灰暗的日子,抽煙、喝酒、吃檳郎、打架鬧事,渾渾噩噩地浪費時光。那時候,我一天可以喝五瓶米酒,喝了睡,睡醒起來接著喝,結果二十多年下來,由於酗酒過量,我的全部內臟都被破壞了,直到有一天胃潰瘍、胃出血很嚴重,就要死掉了。

結果,27歲的我就像在大馬士革遇見耶穌的保羅,被神的憐憫撫摸。那時候我姐姐不斷告訴我:不要喝酒了,如果你要改變惡習,就要去神學院。其實那時候我對於神學院非常陌生,心裡認為和道教、佛教那些一樣,就問姐姐:神學院是什麼?姐姐說:神學院是幫助你信耶穌的地方。接下來的對話改變了我的命運:

姐姐說:有一位上帝,那個上帝可以醫治你。
他會醫治我的病嗎?我身上所有的一切他都可以醫治嗎?我問。
只要你有信心去神學院,就一定會被醫治。姐姐當時信心滿滿。
我回答說:如果你的上帝醫治了我的病,我就一輩子做他的僕人。

最後一句我連續講了三遍,當時是看見姐姐一邊講一邊開始哭泣,我就想趕緊糊弄她。結果姐姐破涕為笑,說:你終於覺醒了。其實,我的母親朱玉蘭一直都在信仰上對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親早逝,我們家裡沒錢,像女宣教士一樣的媽媽要養四個小孩,還要堅持出門證道、傳福音,結果家裡的一切所需,上帝都有豐富供應。我從小就看見並經歷著上帝的祝福。

既然答應了姐姐,我後來就去了神學院報名。接著就發生了很多很多奇妙的事情。進神學院的條件是四科60分及格,而我只考了10分,後來竟然收到了錄取通知,我就說:哇!10分可以進神學院!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姐姐就說:這就是神的恩典,上帝不管你分數多少,都要用你。

後來去學校註冊時,看到學校我就被嚇倒了,因為過去的日子沒有看到學校這麼好:同學都那麼有愛心,老師看到你會微笑。而27歲的我愛好打鬥,內心充滿了仇恨,所以一進入那樣的環境,內心真的感受到是上帝揀選了我。但是,當時我並沒有按照正常時間去註冊,因為怕以後要喝酒、抽煙,還擔心和以前的朋友失去聯繫,就一直徘徊,想打道回府。這時候院長出來了,看見又高又黑的我,就說:你是不是林慶台?我轉頭說是。他就說:過來過來你快過來,為什麼註冊時間不進來呢?我說我害怕。

當我進去註冊時,發現眼前這個人那麼不一樣,對於5歲失去父親的我而言,哇!有一種不一樣的父親的感覺!就這樣,我進入了神學院開始讀書。

一般神學院讀四年就畢業了,而我用了十年。其間經歷過結婚、休學,因為我要自己賺錢,有了孩子還要養家糊口。這個過程中,一直伴隨著神的憐憫。

我一直都是最難馴服的孩子,在神學院也常常逞兇鬥狠,並且很討厭講國語和外省話的人,想著一有機會就要修理他們。結果,神就在這十年期間破碎我,塑造我。

神學院畢業之後,我就去了教會服事,而服事真的是神訓練的開始。

“拍電影一次就紅,全世界都知道我”
我畢業後去的是原住民教會,每一個部分都很薄弱,沒有經濟基礎,什麼都沒有,《聖經》的概念也沒有。神讓我在那個地方牧會,一待就是20年,期間面臨的考驗重重。

進入教會服事的時候,我們剛剛有兩個孩子,每個月1000塊,在臺灣很少,孩子出生需要牛奶,師母一天到晚跟我提離婚,因為她當時不知道在教會的工作和辛苦,我們都經受神的考驗和訓練,有很多來自個人的想法和心理。

我們有時跟神埋怨說,我難得去神學院讀書,滿心希望在經歷十年訓練之後,會讓我在服事中很舒服、很輕鬆,可是為什麼要面對這麼多辛苦跟掙扎。不過在奇妙的豐富恩典中,神知道我們的需要,他從來沒有讓我們缺乏。並且,神讓我常常能夠與肢體同心,所以牧會過程一點也不寂寞。

就在剛剛牧會一年時,1998年,導演魏德聖出現了,我也意外進入了電影《賽德克·巴萊》劇組,開始了為期四年的拍電影時光。剛進入劇組時,我是一個體重90多公斤的肥胖大叔,結果由於首次拍戲壓力過大,一度心肌梗塞,差點沒命,可是這場病使我瘦了15公斤。這部電影一共拍攝了12年,2011年上映之後,反響極其強烈。然後我就學會了用左右手給人簽名,配合粉絲拍照,還獲得當年的金馬獎最佳新人演員獎提名。

這個過程可真不簡單喔!一個人拍電影,一次就爆紅,全世界都知道我,那幾年我在媒體上獲得很多稱讚,許多的光環圍繞著我。接踵而來的是各種誘惑:女孩子的誘惑、金錢的誘惑、導演給演出機會的誘惑……很多人建議我進軍大陸,衝擊奧斯卡。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選擇,覺得如果選擇錯誤,這一生就遺憾了。當時我就給上帝講,到底今後做什麼。其實一邊向神禱告時,一邊已經開始了很多自己的規劃。我要賺錢,讓自己的存摺滿滿的,因為我有四個孩子還在讀書,大學兩個,高中一個,國中一個,每學期的花費是二三十萬台幣。所以我跟師母的想法是,先休息,後演戲,把存摺存滿,沒有生活困難了,再考慮重回教會服事。

放下種種誘惑,把自己完全獻給神
在我被各種誘惑籠罩時,我回到自己與神的關係中,問神我到底未來做什麼。很快,我就收到了長老教會總會打來的電話說:牧師,你的工作已經完畢了。這一通電話打翻了我所有的計畫。

長老教會的傳道委員對我說:慶台,你要回來啊,如果不回來就自動免職,可能一輩子不能在長老教會服事了,甚至可能沒有機會做傳道人了。他很清楚我選擇走演藝道路背後的種種引誘。

前有禱告後的一通電話,後有傳道委員的一番談話,我就問師母怎麼辦。師母要我安靜考慮一下。於是我就繼續禱告,求神讓我做出抉擇。聖靈就啟示我說:慶台,你要走這一條路。神要我走的路是27歲呼召我、訓練我所走的那條路。

從那一天開始,神的話語就不斷進到我心裡來。直到有一天,裡面有聲音說:在演藝這個領域,我給了你一次機會,為要你更深地認識我、經歷我,而不是要你偏離我帶你起初所行的事。

於是,我很篤定地明白,是神奇妙的作為讓我一次爆紅,為的是更好地服事他、榮耀他。我就跟神說:好啦!我不跟你討價還價,反正我把孩子們一學期的學費都交給你了,你讓我去教會我就去教會。然後我就告訴師母,我們要順服神,回教會。

如今,我在一間非常小的地方教會,基礎很薄弱,存在很多問題。這間教會所在的地方是臺灣烏來的福山部落,到處是吸毒、抽煙、酗酒、打架鬧事的人,離婚率也非常高。

有一個細節感動我去那個地方,我有一次去那裡遇到一群少年人,他們看過《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看見我一下子認出了我是男主角,他們很羡慕我好奇的問東問西,但我看見他們手上的酒瓶,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喝酒鬧事,這一幕讓我想到了從前的自己。我心中有個清晰的感動,我要靠著神帶領整個部落勝過那裡的黑暗權勢!

到了教會之後,發現裡面也有很多問題,挑戰很大。但是,我就像回到27歲剛剛被神訓練時的過程當中一樣,真實體驗到神的同在。隨後我也真的感受到,不管自己在哪裡,也不管所在地方發生任何事情,我對神的回答很簡單,就是神,我在這個地方,你讓我做什麼,我都願意

回頭想想,其實我今天有不同的生命過程,完全要感謝27歲時當我打架、鬥毆、酗酒胃出血快死掉時,姐姐哭著對我說:有一位上帝,那個上帝可以醫治你!那是我前行的動力。

其實不管是做一個演員還是做神的僕人,我都不過是一個非常卑微的僕人,神給了我很多不同的恩賜,但他讓我選擇最好的一樣,那就是用一輩子順服他、服事他,把所有的恩賜和生命獻給他。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原文/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仁愛建家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公義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