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5分鐘默想》 作者:趙鏞基

【律法與救恩】

有人寫信問我:「我們雖然因為相信耶穌得救,但還是要遵守律法,否則會失去救恩吧?」我如此回答:「神賜下律法的目的,不是要我們靠律法得救,律法並沒有使人得救的能力。」

加拉太書三章10至11節:「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因為經上說著:『凡不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詛。』沒有一個人靠著律法在神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聖經明確指出:「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羅馬書三章20節)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這樣,神為什麼還要賜下律法呢?

那是因為,人在犯罪以後變得驕傲,想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及手段,妄想跟神一樣,因此,神賜下律法讓人知罪。可是,領受了律法以後,在舊約時代的數千年間,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遵守,因此,聖經指出:「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三章10節)

律法打破世人的驕傲,責備世人的傲慢及罪惡,叫人知道沒有人有資格稱義。於是神打開一條路,只要在祂面前認罪悔改,祂就賜下慈愛和恩典,讓我們靠著信心得救。

加拉太書三章23至25節:「但這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將來的真道顯明出來。這樣,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因信稱義。但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來到,我們從此就不在師傅的手下了。」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沒有遵行律法的能力。

律法就像小學老師,時時指正我們的錯誤、警告我們的罪惡,使我們遠離墮落。本是不義、罪人的我們被魔鬼猛烈攻擊,落入灰心與絕望當中。律法是為了叫人知罪,我們要來到耶穌的十字架前認罪悔改,罪得赦免,蒙主救贖,成為新造的人。因此,新造的人脫離了律法的框架,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裡,便能靠著信心來遵行律法(參考約翰一書五章3-4節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

得救不是因為行了律法,而是靠著耶穌的功勞及我們的信心(參考羅馬書三章25節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




書籍資料: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他為了她,放棄王位,做了她70多年的侍衛!】

這張照片在網路上很紅,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偷笑的照片,照片左邊的是女王的老公菲利普親王穿上了英國皇家衛隊的侍衛服,為女王站崗。兩人在一起70多年,甜蜜依舊。

回首伊麗莎白女王與菲利普親王相愛的這麼多年,兩個人便是彼此最暖的人!

1939年,13歲的伊麗莎白和18歲的希臘王子菲利普在軍校相識,女王坦言對菲利普王子是一見鍾情,她很願意讓別人知道,她自從13歲那年見到菲利普親王的第一眼開始,就愛上了他。就是這樣一次普通的見面後,兩人開始了頻繁地通信來往。

據傳記作家布蘭德蕾思的介紹,二戰期間,在軍中服役的菲利普與伊麗莎白一直有書信來往,戰後第二年,菲利普開始真正慎重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


伊麗莎白作為王儲,是不能下嫁別國的,菲利普王子為了聚她,毅然放棄了希臘王室成員身份和希臘的王位繼承權。這份付出,有幾個人能做得到。1947年11月20日,伊麗莎白與希臘的菲利普王子結婚了

在1953年的女王加冕儀式上,菲利普向妻子下跪並宣誓:「我,菲利普,愛丁堡公爵,願終身成為您的臣民並且尊重您;我願意效忠您。。。」

從那不經意的相望,到後來的白首不離,他們用70多年告訴你,愛是付出,愛是陪伴。你是女王,我便是你最忠誠的侍衛生!


《聖經》雅歌8章6-7節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 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原文/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三八就是二十三】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 ,怎麼會是二十三呢? 是你算錯了, 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 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
「三八就是二十三 哪!顏回,你輸啦, 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
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
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准了他的假。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幹裡,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從空樹幹離開。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

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



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 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

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這故事讓我想起優克李林有首歌的歌詞:如果失去了妳,贏了世界又如何 ?

相同的,有時你爭贏了你所謂的道,卻可能失去更重要的 ;事總有輕重緩急之分,不要為了爭一口氣,而後悔莫及!


《聖經》腓立比書214、16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原文/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簡單的人,不要在複雜的人堆裡混】

簡單的人,不要在複雜的人堆裡混。混到最後,你會發現,做個複雜的人真簡單,做個簡單的人好複雜。

一個從前用腳走路的人,被迫開始「用心眼」走路了。但你永遠趕不上一個始終「玩心眼」的人。你心素已閑,而對方早已成了精。

簡單的人一條路走到黑,就真的走到黑了。複雜的人說好跟著走,但一回頭就看不到了蹤影。更多的時候,簡單的人還傻傻地走在風裡,複雜的人早已藏在了背風處。簡單永遠不要跟複雜鬥,鬥過鬥不過放在一邊,傷害卻永遠都是你一個人的。

複雜的人那裡,陰謀太大,套路太多,城府太深,一個不喜歡走心的人,走到了玩心計的人那裡,就是走進了泥坑裡。一身泥是必然的了,你還要灰頭土臉地掙扎到狼狽。

你在簡單裡的時候,看到的是世界的澄澈,混在複雜中,滿眼是污濁和骯髒。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你失卻的不僅是心情,還有生活的品質。 

一個簡單的人,混在複雜中,只會有兩種情況:一是變壞;另一就是在複雜中困死。 

有人打了你一記耳光。這記耳光,有時候,也會變成刻骨的仇恨。仇恨不是因為打得有多疼,而是你在心中一遍一遍重複著這記耳光,自己把自己打得太久。即便是睚眥之怨,若念念不忘,也會成為心靈的重荷。 

曼德拉說,當我走出監獄大門的時候,早已把仇恨和憤怒留在了身後,否則,我將會把自己一直關在監獄裡面。解決仇恨的方式,不是把仇恨還回去。那樣的話,將會永遠糾纏在仇恨之中。況且,生活也不會給你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你最解氣的方式再給對方一記耳光。生活的目的是,遠離仇恨比調停仇恨更有意義。 

世界上的好多仇恨,不是你死我活解決的,而是雲淡風輕放下的。一個不能受辱的脾氣,看似剛烈血性,但會在生活中處處受辱。理由其實很簡單:你放下來的太少,勢必就會擔得太多。 

「幸運」和「不幸」一樣,都極具「偶然性」。但從人生的角度解讀,前者會被看作是運勢,後者會被認同為命運。命運,就是在心底裡,把一切「偶然」理解為「必然」。這是不一樣的。因為,「偶然」後面跟著的,是「看得開」和「無所謂」,「必然」後面跟著的,是「屈從」和「投降」。 

在不幸的層面上,誰都希望把這種偶然落在別人的頭上,這是人自身的狹隘。再崇高的人,也不會自邀不幸。人生,在幸與不幸之間,沒有任何風度可言。 

一個人,遭遇了不幸是痛苦的。然而,比這個更痛苦的是心底的不平衡。只因為,別人沒有跟自己一樣不幸著。 

生活有時候很壞,把一個又一個不幸降臨在同一個人頭上。最深的悲劇,就是人生被一塊一塊撕碎,然後,還讓你看不到任何轉機和希望。不幸,會成全人的強大。當然了,也會成全另一種強大,那就是完全屈從命運,逆來順受。從抗爭不過,到不再抗爭,其實是命運對一個人的毀滅。 

當然了,還會有另一種強大:有一種人在災難的砥礪下,開始仰望上空,並微笑著伸出手去,與所有奔赴而來的不幸握手言和。 

他們知道,唯有這樣,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者。



《聖經》馬太福音5章38-48節 (耶穌的訓話)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 
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 
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原文/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能看到人心深處的一扇窗】

剛被毒蛇咬時不覺得痛,但是傷口隨著時間會逐漸腫脹,痛苦不堪,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人說的話也一樣,有些話會使對方受傷,更可怕的是隨著時間過去,話中的毒還會漸漸擴散到全身。說話的人轉身就忘,但在聽者心中卻繼續發酵,每想一次,毒就擴散一次。我們所說的話帶來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話裡有自己私心的意圖。我們所說的話,反映出對對方的看法,以及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來看對方。

聖經說我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我們的內心也像是墳墓般充滿了邪惡和污穢的情慾,卻以外表或有教養的行為來包裝,使人看不出內心真正的樣子。然而有一扇窗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內心深處,那就是舌頭;人所說的話就是一扇能看到他內心世界的窗戶,因此在對別人說話以前,要來到神面前省察自己。要記往,我們所說的話會對別人的人格造成影響,並會成為自己受審判的標準。



《聖經》雅各書31-18
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我們若把嚼環放在馬嘴裡,叫他順服,就能調動他的全身。看哪,船隻雖然甚大,又被大風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隨著掌舵的意思轉動。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

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

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麼?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麼?葡萄樹能結無花果麼?鹹水裡也不能發出甜水來。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摘自:活潑的生命(201512月)P.139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第四度空間的靈性》 作者:趙鏞基

作者簡介:             
趙鏞基牧師在1936214日出生於慶南蔚州群的三南面校洞里,為父親趙斗天與母親金福善所育五男四女中的長子。他在高中二年級時,因罹患肺結核而瀕臨死亡。但也在病床上卻開始認真地背英文辭典,燃起生存的意志。一天,在姐姐的一位朋友來探病傳福音給他時接受耶穌。

1956年,趙牧師為了讀神學院,前往首爾進入純福音神學院進修。在神學院遇見日後的牧會伙伴,也是他岳母的崔子實牧師。1958年趙牧師自神學院畢業,518日與崔牧師一同在大棗洞的崔牧師家中舉行創立禮拜。

趙牧師為Samuel J.Todd牧師在西大門的培靈會中翻譯,神的醫治大能及神蹟奇事充滿整個聚會。培靈會結束後的第十五天,趙牧師於培靈會的地點搭建帳棚並舉行第二次的開拓禮拜。196111月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的聖殿竣工,1962218日以「純福音復興會館」為名舉行獻堂禮拜。在遷移至西大門第三年的1964年,教會已達三千位信徒;次年196531日,趙牧師與崔牧師的女兒金聖惠師母結婚。

期間,他不顧自己的健康,整天為數百人施洗而病倒。趙牧師面對體力上的極限,就按照聖經「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出十八18)的話語,效法摩西設立千年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分擔事工的模式,將事工委任於人。同時,他從聖經中領悟到初代教會信徒們在家庭中作禮拜、交通及教會使用平信徒服事,尤以使用女信徒參與事工等事,遂成為改變教會未來的轉捩點。

在成立小組事工三年後的1968年,信徒增長至八千人,以至要將主日崇拜分為三堂來聚會,並且為了容納日益增長的信徒,趙牧師不顧反對,在汝矣島興建教會。

當年教會僅有一百萬韓幣,但趙牧師在19694月憑信心開始興建聖殿。然而,石油危機卻在施工不久後發生,韓幣大幅貶值,最終因無法負擔大筆建築費用而中斷施工。趙牧師每天晚上在僅有鋼架的聖殿地下室裡流淚禱告,信徒們也發起「拯救教會運動」,能容納一萬人的聖殿終告竣工,在1973923日舉行令人興奮的獻堂禮拜。

教會勝過重重難關,遷移到汝矣島,信徒在神恩典裡快速增長。1979年增長至十萬人,1981年增長一倍到二十萬人。1984年時教會名稱改為「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並達到四十萬名信徒,1992年突破七十萬人,此為史無前例的增長。

除教會事工外,也另外設立機構,諸如國民日報、韓世大學、非政府組織(NGO)、以琳福址城,並於2008年成立財團法人分享愛與幸福基金會;也在平壤興建心臟專科醫院,幫助北韓心臟病童,實踐宣教、教育、社會福利與救濟。


在同樣的脈絡上,他將屬靈世界的原則不僅應用在教會成長方面,更是個人生命和成長的指南針,因而發行這本《第四度空間的靈性-支配三度空間的人生》。本書把趙牧師的講道、著作上所提過的屬靈世界的奧祕,簡明扼要地闡述出來,使讀者能應用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書籍資料:
http://coj-macau.com/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1167&search=%E7%AC%AC%E5%9B%9B%E5%BA%A6%E7%A9%BA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NBA林書豪北大演講:從高山到低谷,因信仰而從容】

2015今年6月20日,林書豪來到北大演講,他從信仰的角度分享了那段經歷:過去三年我失去了很多,失去了首發位置,資料在不斷下降,贊助商對我的價值也在不斷下降。他談到了1月23日湖人對馬刺的那場比賽。那是我這些年來第一次完全健康的出現在球場,但卻沒有上場機會。坐在那,我想起剛進入NBA的時候,也是很長時間沒有上場機會。林書豪說,第二天我坐在返回洛杉磯的飛機上,一直在思考家人,我一路上都在哭,而且是嚎啕大哭。過去三年都沒有哭過,那是我人生最悲哀的時刻。我付出了那麼多努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三年後,我又回到了原點!

“只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就是NBA的規則,即便你是再閃耀的巨星,當你年老打不動時,除非急流勇退,否則只能坐冷板凳。林書豪是1988年的,按說還年輕,卻已品嘗到輪回的滋味。如果他不是當前NBA唯一的華人元素,如果不是考慮巨大的中國市場。他還有多少上場機會,恐怕很難說。

失而復得易,得而復失難。何況林書豪確實憑藉努力創造過奇跡。他風光的時候,上過《時代》雜誌封面,被評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人。得到許多做夢都想不到的頭銜。但當他從高山滑向低谷,鏡頭逐漸從他身上移開時,一切都變了。因為這是NBA,它只看你打球,打得好贏得金錢和榮譽,不好了挨駡、炒魷魚,那裡最缺的就是耐心。

在經歷這番痛苦掙扎時,林書豪是否放棄了呢?沒有,因為陪伴他的還有神。林書豪開始想到“有時候只有在你失掉了什麼,你才會珍惜所擁有的。喪失這些成績、以及贊助商對我的價值,讓我更清楚的看到神在我身上的意義。”他發現人生對成功的定義應該更廣闊。他越接近主,對成功的定義就越清晰。社會定義的成功不一定是真正的成功。人們無法在這樣的成功裡一直得到滿足,最終會走向一個閉環。

什麼才是成功的定義?雖然成為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一直是他堅定的夢想。但林書豪說,“如果只是成為偉大的籃球運動員,這個夢想太空泛而且沒有盡頭,現在我的目的是盡力成為最好的球員,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宣揚主的榮光!希望通過我所建立的平臺和我的影響力幫助更多的人,借著所建立的基金會幫助更多的小孩接受教育,這樣的目的要比無止境的追求更有意義的多!”

在剛剛結束的季前賽上,林書豪出場6次,場均拿下15.3分、4.3個籃板和3.8次助攻。球隊6場全勝。轉投黃蜂的林書豪有望成為新賽季最佳第六人。他拋卻包袱,找回自己,帶著信心再次出發了!

據統計,富有的NBA球星退役後,5年內,有超過40% 的人淪為赤貧。這一比例在退役棒球明星中超過50%。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原文/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