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世上唯一讓所有人都愛的女人】

德蕾莎修女生於1910 年8月26日,12歲時,她立志當修女。19歲時她進入修道院,被命名為德蕾莎修女。後來她被派往印度。

德蕾莎修女18歲就來到印度,之後就再沒有離開那裡。1952年夏,為窮人找到愛與尊嚴,她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

一個18歲的姑娘,自己都居無定所,而她每天做的事,就是推著小車在垃圾堆裡、水溝裡、教堂門口、公共建築的臺階上,去揀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遺棄的嬰孩、垂死的老人,然後到處去找吃的喂他們,找藥給他們治病,求醫生來幫助他們……

許多人親眼看見德蕾莎修女從水溝裡抱起被蛆吃掉一條腿的乞丐,看見她把額頭貼在瀕死的病人的臉上,看見她從一條狗的嘴裡搶下還在哭叫的嬰兒,看見她把愛滋病患者緊緊地摟在懷裡,告訴他:「耶穌愛你,他在天上等你……」

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紗麗走上了領獎臺。不論是和總統會面還是服侍窮人,她都穿著這件衣服,她沒有別的衣服。台下坐著珠光寶氣、身份顯赫的貴人,她視而不見,她的眼中只有窮人。台下立刻鴉雀無聲。

「這個榮譽,我個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領獎的,因為我相信,你們願意借著頒獎給我,而承認窮人也有尊嚴。」德蕾莎修女這樣說。

以窮人的名義領獎,是因為她一生都以窮人的名義活著。

她知道諾貝爾獎頒獎大會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時,她懇求大會主席取消宴席,她說:「你們用這些錢只宴請135人,而這筆錢夠15000人吃一天。」宴會被取消了,修女拿到這筆錢,同時還拿到了40萬瑞幣的捐款。那個被所有人仰慕的諾貝爾獎牌也被她賣掉了,所得售款連同獎金全部獻給了窮人。對她來說,那些獎牌如果不變成錢為窮人服務就一錢不值。

從1928年德蕾莎修女隻身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超過了13.9萬,分佈於全世界。她的同工沒有任何待遇,連證件都沒有,他們不需要這些東西,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犧牲和奉獻。

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但是,她一生卻堅守貧困,她住的地方只有兩樣電器:電燈和電話。她的全部財產是一尊耶穌像、3套衣服、一雙涼鞋。她努力要使自己成為窮人,為了服務最窮的人,她的修士、修女們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只有如此,被他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尊嚴。在她看來,給予愛和尊嚴比給予食物和衣服更為重要。

她在全世界的127個國家有600多個分支機搆,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發展慈善機構,僅在1960年一年內,她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兒童之家。

但是她的總部只有兩個修女和一台老式打字機。她的辦公室裡只有一個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來訪者總是在她的工作崗位上:平民窟、棄嬰院、臨終醫院、麻風病院、收容院、愛滋病收容所……在她那裡服務的有銀行家、大企業家、政治家、大學生、演員、模特、富家小姐、美國加州州長……

臺灣大學校長李家同也千里迢迢去那裡,做了他一輩子沒有做過的事情:洗碗、給病人穿衣服、喂水餵飯、洗衣服、送藥、搬運屍體……之後,他寫道:「現在我才知道,我一直在躲避著人類的真正窮困和不幸,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

後來南斯拉夫爆發科索沃內戰,德蕾莎去問負責戰爭的指揮官,說戰區裡的婦女兒童都逃不出來,指揮官跟她這樣講:「修女啊,我想停火,對方不停啊,沒有辦法。」德蕾莎說:「那麼,只好我去了!」德蕾莎走進戰區,雙方一聽說德蕾莎修女在戰區,雙方立刻停火,當她把戰區裡的婦女兒童帶出後,兩邊又打起來了。

這個消息後來傳到了聯合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聽到這則消息讚歎道:這件事連我也做不到。之前,聯合國曾調停了好幾次,南斯拉夫的內戰始終沒有停火,德蕾莎走進去之後雙方卻能立刻自動停火,可見德蕾莎的人格魅力。

德蕾莎在印度逝世後,她的祖國塞爾維亞希望她能回國歸葬,印度總理特意為此打電話給塞爾維亞領導人,讓她安葬在印度,後來塞爾維亞同意把她安葬在印度。她的去世,被印度人視作「失去了母親」。印度總理說:她是少有的慈悲天使,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徵,她抹去了千千萬萬人苦難的眼淚,她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榮譽。

印度為德蕾莎舉行了國葬。出殯那天,她身上覆蓋的是印度國旗,就在她的遺體被12個印度人抬起來時,在場的印度人全部下跪,包括當時的印度總理。遺體抬過大街時,大街兩旁大樓上的印度人全下樓來,跪在地上,向這位愛的天使表達最高的敬意。

德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條: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
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諸葛亮“觀人七法”,教你看穿一個人!】


一代謀聖諸葛亮,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是智慧的神話。無論是在行軍打仗,還是處理國政時,他都要起用大量人才,因此,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發展處一套自己的識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簡而言之,是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謂面面俱到。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莊子•齊物論》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人我彼此,各有是非,對世界的看法總是不一樣的。

一個無志之人,要麼是一個庸碌的人,要麼是一個騎牆的小人。這樣的人對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甚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因此,探問一個人的是非觀,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志向。對是非的態度越強烈,越能看出一個人志向之堅強。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變」指的是應變能力。要認識一個人一定要與他多說話。將他逼到詞窮的地步,看他如何應對。諸葛亮認為能言善辯者一定頭腦靈活,思維敏捷。

內心有堅持的人,辭辯雖繁,但萬變不離其宗。而沒有底線的小人,雖然說話五花八門,但是言之無物,空洞乏味。

三、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識」指的是見識。臨事對策,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見識水準。一個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如果不會做事,終究不過是個對社會無害的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一定是能夠為改善社會、改善身邊環境出謀劃策的人。

但我們又應該仔細鑒別哪些人真正是見識不凡,哪些人卻只是紙上談兵。一個人實際歷練多了,提出的意見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見識不凡;如果只是書呆子,他們的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百無一用,那是紙上談兵。

四、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遇到困難的事,這正是考驗對方的勇氣的時候。

沒有勇氣的人,在困難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舊不知道如何破解難關。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剛柔並濟,曲折迂回,迎難而上,往往都可以解決掉難題。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這時可以用酒打開對方心扉,使他傾吐內心最真實的自我。

庸俗之人,喝酒以後胡言亂語,甚至耍酒瘋,鬧得場面尷尬。而能夠自我克制的人,有時會在此時流露心底的感慨,或談理想,或談挫折。因此識人的伯樂,最應該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觀察對方面對利益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節操。節操高潔之人,對不義之財絕不享用。《孟子》有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義之財,數額再大,終究逃不過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節操辛苦獲利,則利雖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在拜託對方辦事時,還可以由此觀察對方是否能如約辦到。

晁說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一個人能否在社會立穩腳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諾言。

如果一個人答應對方的事辦不到,他會誠意向人道歉,有時甚至會推薦能辦好事的人。雖然此時他失信了,但反而彰顯出他的品質。


現代社會社交網路發達,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大量陌生人。因此,雖然諸葛亮的識人之法已經提出了一千多年,但對於現代社會依然意義巨大。

結交好的朋友,任用適當的人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大獲裨益。



【聖經】箴言27:6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


【相關信息】 
三八就是二十三 !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兩個女員工搞定老闆,事後一個升職,另一個卻在晚上收到老闆一則訊息......】

王芸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兒,
她到公司工作快三年了,
比她後來的同事陸續得到了升職的機會,
她卻原地不動,
心裡頗不是滋味。
終於有一天,
她冒著被解聘的危險,
找到老闆理論。


老闆,我有過遲到,早退或亂章違紀的現象嗎?
老闆乾脆地回答沒有
那是公司對我有偏見嗎?
老闆先是一怔,繼而說當然沒有。
為什麼比我資歷淺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卻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崗位上?
老闆一時語塞,然後笑笑說:你的事我們等會再說,我手頭上有個急事,要不你先幫我處理一下?
一家客戶準備到公司來考察產品狀況,你聯繫一下他們,問問何時過來。老闆說。
這真是個重要的任務。臨出門前,她還不忘調侃一句。

一刻鐘後,她回到老闆辦公室。
聯繫到了嗎?老闆問。
聯繫到了,他們說可能下週過來。
具體是下週幾?老闆問。
這個我沒細問。
他們一行多少人
啊!您沒問我這個啊!
那他們是坐火車還是飛機?
這個您也沒叫我問呀!

老闆不再說什麼了,他打電話叫張怡過來。張怡比她晚到公司一年,現在已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了,張怡接到了與她剛才相同的任務。一會兒功夫,張怡回來了。

哦,是這樣的……張怡答道:他們是乘下週五下午3點的飛機,大約晚上6點鐘到,他們一行5人,由採購部王經理帶隊,我跟他們說了,我公司會派人到機場迎接。

另外,他們計劃考察兩天時間,具體行程到了以後雙方再商榷。為了方便工作,我建議把他們安置在附近的國際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間明天我就提前預訂。

還有,下週天氣預報有雨,我會隨時和他們保持聯繫,一旦情況有變,我將隨時向您匯報。

王芸在一邊看的臉不禁發紅,不好意思再說什麼就退出了辦公室。當晚她收到老闆發來的一條信息:不管你在哪裡上班,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則:
工作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
第二則:
入一行,先別惦記著能賺錢,先學著讓自己值錢。
第三則:
沒有哪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
第四則:
工作沒有哪個是順利的,受點氣是正常的。
第五則:
賺不到錢,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以上都賺到了,就不可能賺不到錢。
第六則:
只有先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
只有先改變自己的工作態度,才能有職業高度。
第七則:
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本該拼搏的年紀,卻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送君三個字:用心做!

她突然間明白,沒有誰生來就能擔當大任,都是從簡單、平凡的小事做起,今天你為自己貼上什麼樣的標籤,或許就決定了明天你是否會被委以重任。

操心的程度直接影響到辦事的效率,任何一個公司都迫切需要那些工作積極主動負責的員工。優秀的員工往往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動去了解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馬雲曾經說:十種人拿不到高薪,更不值得培養!
一、想雙休的人。
二、想朝九晚五的人。
三、想靠底薪生活的人。
四、沒有企圖心的人。
五、沒有與時俱進思維的人。
六、做事慢悠悠的人。
七、做人沒品的人。
八、不敢擔當的人。
九、老覺得自己產品太貴的人
十、老抱怨公司不足的人。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說:很多人問我,來公司工作有沒有雙休?需不需要加班?
我笑而不語,客氣的請他們離開了公司。欲求安逸,為何還要出來工作?直接窩在家裡不就七休了嗎?

人,如果不趁年輕多努力,你有青春又如何?
都說年輕就是資本,我想補充的是,
只有奮鬥,你的資本才有價值,
只有拼命,你的年輕才值得你炫耀!

一開口就在講困難,成長已經遠離你;
一付出就在想回報,機會已經遠離你;
一做事就在想個人利益,收穫已經遠離你;
一有起色就想談條件,未來已經遠離你;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按個讚並分享出去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在工作上迷茫的你一個新方向,當機會還未到來時,不妨先靜下心來,反省、磨練自己喔!

【聖經】箴言6:6-8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


【相關信息】    職場上,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張文亮:頭髮提醒我們什麼?】


親愛的,「戴上救恩的頭盔。」(以弗所書六:17)

我們身上最長的毛,長在我們的頭上,這代表什麼?髮根的細胞,不管人的年齡,一直地讓頭髮生長,這有什麼意義?上帝如此的創造,只是想藉由頭髮,讓人好看,免得讓人長得像章魚的頭?或是上帝祝福理髮業?

人類關心頭髮,自古以來頭髮上花了許多心思,想讓頭髮不變色,長多一些,長長一些,或長直一些,用各種方法,頭髮細胞都不太聽話,照原先的設定速度長。頭髮是忠實的見證者,提醒人更需要保護的是頭髮下的「頭」。

「頭」是想法的來源,這世界有太多講法,在影響我們的想法,進而影響我們的判斷。許多人在強調他們的判斷是如何正確,卻很少注意到判斷的源頭對不對。「頭」是明白事理的中心,有些事我們明白,有些不明白。明白的好處,是讓人確定;不明白的好處是自覺有限,靠主而行。

許多的事情我們自覺明白,其實並不明白,何等需要安全的覆蓋。「頭」的最大危機,是人類不知道真正的頭在那裡? 

例如,我們爭取主權,若不知生命的「主」,我們還有什麼主權?

頭髮的保護不夠,需要有頭盔。那在人生的路上,多少的判斷,需要救恩的頭盔。


【聖經】箴言:3:5-6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來源:張文亮專欄)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人生,唯有鍛煉與讀書不能辜負】

人到了一個階段,生活開始給你做減法。當靈魂升起,看著疲於奔波的自己,成為自己生活的旁觀者,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兩個人,因為外在決定是否在一起,因為內在而決定在一起多久。雖然我們一再強調,不要過分關注一個人的外表而忽視其內在的品質,但我們也應知道,幾乎沒有人會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所以,我們不僅需要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還必須對自己外表負責。

不管長相如何,鍛煉久了,減脂塑形,精力充沛,可以遇見全新的自己。不論學歷如何,讀書多了,內心充實,精神豐富,腹有詩書氣自華。


把跑步堅持下來會發生什麼?


1. 越來越勤奮
跑步是一個從懶惰到勤奮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讓你擯棄越來越多的壞習慣,拖延症也會被治癒。每個堅持跑步一年以上的人,都不會是一個懶惰的人。

2. 抗壓能力越來越強
現代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跑步的人每天抽出1-2個小時會緩解一天大部分的壓力,心情自然會舒暢。身體的強壯,品性的改變也會讓一切壓力變為浮雲。

3. 會早起
跑步的族群,不會睡懶覺。因為生活更規律,跑步的消耗會讓睡眠更踏實高效,因此會養成早起的習慣。

4. 魅力會增加
由於形體的改變,各種激素的分泌會讓美麗值大大提升,因為跑步而得到的自信也會異于常人。


把讀書堅持下來又會發生什麼?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1. 刺激精神
研究表明保持精神亢奮可以減緩老年癡呆症和精神錯亂。因為保持你大腦的活躍和忙碌可以防止它失去能力。

2. 減輕壓力
無論你在工作上,個人交際中或者生活中其他無盡的事情中承受多大的壓力,當你沉浸於一個好的故事時,壓力會消失不見。

3. 提高記憶力
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你就必須分清出它們的任務,它們的背景,野心,歷史以及細微的差別,同時也必須記住貫穿故事中多角的複雜情結。大腦是一個很奇妙的器官,他能很輕鬆的記住這些東西。

4. 增強分析能力
讀書時讀書後,我們總會動用自己的思維去評論。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分析能力,來界定它是不是一本好書,人物發展是不是且當,故事情節是不是順暢。如果你有機會和其他人討論那本書,你將能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觀點。

5. 提高寫作技能
它將隨著你詞彙量的增加而提高:調查顯示,出版的好書對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具有顯著的影響。作者的抑揚頓挫,流暢性以及他們的寫作風格都會影響讀者的寫作。



跑步、讀書,缺一不可

跑步與不跑步的人,
一天關係不大,
一周關係變大,
兩月關係很大,
半年就是天壤之別了。
據說10年之後,
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讀書,更是安頓心靈的重要途徑。
讀書不僅能提高人的氣質和修養,
而且能滋養人的精神。



知行合一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跑步,讀書,感悟生活。
從明天起關心身體和精神,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明天起,為你祝福:
願你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願你們有豐富的靈魂。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資料源於網絡文章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職場上,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別人為什麼要教你?
總有人問我:
「我都遇不到一個能夠教我東西的好主管,每次出錯都對我生氣,可是你不教我,也要給我時間學啊,我不可能天生什麼都會啊!我想跳槽,但是又怕下一個公司也這樣,怎麼辦呢?」

每次看到這樣的人,都想說一句:
別人憑什麼要把自己幾年的心得體會耐心地教你呢?

公司找你來要一起工作做出成果的,又不是開培訓班的。付你工資還要負責細心地全部教會你,想的太美啦。


人會這麼想,是因為習慣了在學校時有人耐著性子教你。
老師不翻頁,
學生也不會多自學一點點,
所以等到畢業了,上班了,
還覺得應該是這樣。

主管說讓你多學習,
不是讓你以學生的心態來學習,
而是員工的心態。

什麼是學生的心態學習呢?
多半為:
開會不敢發言,
做事等待指示,
成長等待老闆教。

各行業發展快速的時代,不能再用「學生心態」做事
現在各行業發展這麼快,
老闆自己都不一定知道的知識和沒有掌握的能力
他自己都要學習,怎麼去教你呢?


老闆不教你,不代表他就不是好老闆
很多人覺得,
我老闆教不了我就不是好老闆,
跟老闆學不到東西就要走。

在職場學習是一個好習慣,
靠自己才是核心,
尤其在一些新事物上自己可以先學好,
往往還會受到重用。

只有蠢員工才會抱怨,
放棄自己手頭的機會,
還說公司不給他機會成長。


如果換位思考,你一定也希望員工自學能力強
假如現在你是一個主管,
或者是一個創業小老闆,
你還會這麼想嗎?
你是希望你的員工都有很強的,
自學和領悟能力迅速上手,
幫助公司往前走,
還是願意派出一隊人馬先教半年再上崗?


當然,職場上也不能完全沒有培訓、指導
但一對一的教學,基本上很少,
除非你真遇到一個nice的主管,
把你當親妹妹親弟弟一樣愛。
大多數職場所能提供的是集體性的培訓機會,
有的公司有小組團隊學習等等,
但每一次培訓,
與同事討論的機會,你都參加了嗎?
而除此以外,
全都靠自己偷學,自學,瘋狂學,
而這些,恐怕更少有人能做到了。

單就「主動學習」來講,職場人可以分為三種


人群一: 想學,但等著被教,沒人教就走
通常這類人為實習生或剛入職場的年輕人,
習慣了學校的體制,
總覺得職場必須你來教我,
一段時間內學不到任何東西,
就是公司太差,教導不周,同事自私。
總而言之,公司再好再強,
學不到任何知識,就是公司不好,
我就不該繼續待下去。

但對於一張剛畢業的白紙來講,
影印機旁邊很多廢紙
都是很好的學習資源,
公司電腦公共的文件夾你可以打開看看。
人應該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才對。


人群二: 積極參與公司培訓,但也會日漸封閉
通常為入職2年以上,
已經適應和熟悉職場,
並對自己未來有一定規劃的職場人。
這時候的職場人有強烈提升自己的需求,
也對自己的未來有比較明確的規劃。
因此會很積極的參與公司的所有培訓,
並且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機會、公司講座等等。

但本類人群的學習僅限於在公司範圍內,
下班後便不會再找任何其他資源學習。
這類人日漸封閉自我,
職位越高,愈覺得自己很厲害,
誰都不放在眼裡,
對主管也不滿意,跳槽率很高,
通常在晉升到某一個較高的位置後,
很可能就再難高升了。


人群三: 上班下班都學習,資源不夠自己找
這類人可能是同事最不想見,
但主管蠻喜歡的人群。
跟他們在一起要嘛就心生嫉妒,
要嘛就被帶著往前跑,
每天都很忙碌。

這類人上班不錯過一點學習機會,
下班也會積極尋找資源去學習。
建立人脈、買書上課、花錢聽講座、
與同行及跨領域的交流,
一副工作狂的樣子。

在職場最容易遭受嫉妒的就是這群人,
但也是他們最容易拔得頭籌,受到重用。


昨天看到一段話:
工資是發給日常工作的人,
高薪是發給承擔責任的人,
獎金是發給做出成績的人,
股權是分給能幹忠誠的人,
榮譽是頒給有理想抱負的人,
辭退信將送給沒結果還耍個性的人。

職場沒有四季,只有兩季:
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
仔細想想,真的有道理啊。


職場上,真的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以前有同學私信問我:
「我今年要畢業了,我能不能去你公司給跟你上班,我想跟你學習。」
或者「你需要實習生嗎?我不要錢,只要能跟你學就行。」

但其實我想說的是,
公司也不是我的,不是我說了算。
就算是我的,你跟我學什麼呢?
我一沒教人的耐心,二沒教人的時間,
關鍵是我也不是什麼好角色,
我天天看書還比不過同事呢,
怕你學不到什麼會很失望啊…


職場就是這麼現實,不看過程,只問結果。
況且,任何一個人在職場上都不足以成為老師,
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其實有限的,
如果你完全把對方當成一個老師的責任,
其實對方所承擔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因為對方根本沒時間教你什麼,又怕你失望。
當有一天你發現他的能力,
並不能夠足以將以讓你滿意的時候,
你就會很失望,對方也會很難受。
那應該怎麼說呢?

你可以說:
「不知道我能不能幫到你或者團隊一起做事,
我也會努力學習,爭取能幫到大家更多。
這樣聽起來對方就沒那麼大的壓力了嘛。

如果你遇到 願意教你的主管,一定要好好珍惜
當然,如果你有幸的,
找到了一個願意細心教你東西的主管,
請好好的珍惜。
如果你沒有這個幸運,
只有一個對你吆喝兇巴巴的主管,
這才是社會的正常。


如果你夠聰明,你一定要學會自學
從印表機裡,
從電腦公共文件夾裡,
到處都有足夠的資源讓你學。
小到一個文件的字裡行間,
大到一份方案一份標單,
都是職場科學系的內容。

俗話說,
跟著千萬賺百萬,跟著乞丐學要飯。
跟主管學,跟同事學,甚至在業餘學,
堅持一年,你的進步和工作狀態,
會把自己都嚇一大跳。
到那時候,你才會深刻的體會到,
學習,從來都是自己的事,
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職場上,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你不是學生,也沒有老師,不要再等別人 幫你「畫重點」!

【聖經】西:3:22-25
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甚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


【相關信息】   
兩個女員工搞定老闆,事後一個升職,另一個卻在晚上收到老闆一則訊息......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世界上又帥、又富、又年輕的王子走了,留下的啟示錄!】

他是迪拜酋長、阿聯酋總理謝赫·馬克圖姆·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最年長的兒子,他是一名前程閃耀著金光的皇家花花公子。33歲的謝赫·拉希德(1981年11月12日-2015年9月19日),在一次突發的心臟病中辭世。儘管官方聲稱他是死於心臟病,但是通過其社交圈子折射出這位王儲濫用醇固類藥物、多次強制戒毒生活經歷可能是造成死亡的真凶。

拉希德一度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但經過幾年導致他死亡的縱欲生活後,這位阿聯酋的王儲迅速在他本來命中註定要統治的國度裡變成一個神秘的角色。拉希德的父親迪拜酋長謝赫·馬克圖姆是一位現代化的酋長,他只有兩個妻子和24個孩子。拉希德為正室所生,現年33歲。

其父勵精圖治,把迪拜由一個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建設成了全球矚目的國際化大都市。他還把以生產石油為主的迪拜向旅遊業轉型,藉由當地巨型的商場和終年不熄的陽光,把迪拜變為中東最頂級遊客聖地。

通過建成哥道芬賽馬訓練場,謝赫·馬克圖姆成為了賽馬屆的巨擘,他經常參加像英國皇家阿斯科特這樣非常高上的賽馬會。馬克圖姆的母親西德·馬克圖姆以迪拜第一夫人著稱,今年53歲,平時極少露面,她是謝赫·馬克圖姆的表妹。西德·馬克圖姆在17歲嫁給謝赫·馬克圖姆的婚禮是迪拜最盛大的公共慶典,在1979年這場盛典就花費了1億美元。不過婚後西德·馬克圖姆選擇成為一名傳統的阿拉伯家庭婦女,恪守伊斯蘭律法深居簡出。

但是像她的兒子謝赫·拉希德這樣的男性並不需要讓自己刻意保持低調。拉希德接受的是王子式的教育,在拉希德男童學校畢業後,他前往有著英國西點之稱的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深造,英國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其校友。2002年返回迪拜後,他身居多個要職,還在多個商業機構擔任合夥人。同父親和兄弟們一樣,他對賽馬有著極大的熱情,並自己搞了一個紮貝爾國際賽馬場。據悉他有19億美元的私人財產,所以在賽馬上花起錢來毫無壓力,最終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總計贏下428次比賽。

同時拉希德對於馬術耐力賽也充滿興趣和天賦。在2006年,因為在亞運會上奪取了兩枚金牌使他成為了民族英雄。但是在不到一年之後,似乎贏得了一切的拉希德突然消失在公共視野中,並且在2008年與王儲的頭銜失之交臂。同年,拉希德的三弟哈曼丹被授予了迪拜副酋長(deputy ruler of Dubai)的頭銜。關於這項廢長立幼的任命之具體原因不為人所知。迪拜官方只是聲稱哈曼丹更適合這個職位。不過這樣的解釋顯然無法平息來自阿聯酋上層的流言蠻語,而這些傳言最終經由在迪拜的外交人員透露出來。

其中最聳人聽聞的一個版本來自美國外交官大衛·威廉姆斯交給CIA的機密備忘錄,這份備忘錄經由維基解密後公之於眾。大衛·威廉姆斯聲稱拉希德在辦公室殺死了一名助理因此丟掉王儲之位,遇害助理的身份不得而知。知情人士透露說,拉希德當時服用了激素,可能受到影響,進而行兇。而另一名美國外交官馬丁·奎因爆料稱,拉希德王子生前經常去沙特首都利雅德參加性愛派對,其間還吸食毒品。這些派對當時相當紅火,只有權貴們才能參加。

對於種種傳言阿聯酋官方從未予以正式回應,不過2011年拉希德因工作繁忙辭去了阿聯酋奧會主席的職務一事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那些傳言。長期在馬克圖姆家族工作的一名英國裔人士阿里對此表示,拉希德工作繁忙純屬無稽之談,他是因為過度吸食毒品而無法工作。據悉馬克圖姆家族在2009年多次讓拉希德參與強制戒毒。阿里的同事則指責拉希德種族歧視,長期把一位黑人員工稱作黑奴,還說基督教是低等、垃圾、不好的信仰,敦促下屬改信伊斯蘭教。

馬克圖姆家族最終和阿里打了一場官司,雖然最終勝訴,但拉希德的家人從未在公開場合否認過任何關於拉希德的流言蠻語。自此之後,拉希德就消失在公眾場合,而他的王儲弟弟哈曼丹則頻頻與其父一道在各種地方現身。直到死訊公佈前,拉希德一直被藏匿於迪拜的宮殿之中。

如今,這位曾經的王儲再次登上頭條。迪拜官方宣佈舉行三天的默哀,他的兄弟哈曼丹和父親馬克圖姆一道抬著他的遺體出現在葬禮上。哈曼丹滿懷深情的表示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現在看來,謝赫·拉希德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皇家歷史上註定成為一個不起眼小小節點。但無論關於他的各種傳聞是否真的存在,一個人英年早逝無疑是一個悲劇。

正如神秘的王室秘聞一樣,拉希德的身上也充滿著離奇之事。2006年杜哈亞運會上,拉希德榮獲個人和團體兩塊馬術耐力賽兩枚金牌。此前他曾於2003年在愛爾蘭舉行的歐洲馬術錦標賽中獲得一枚銀牌。

另外,這位又帥,又富,又年輕的迪拜王子居然還是攝影高手!而且他還是世界最高獎金攝影大賽HIPA的發起者,最高獎金高達12萬美元。拉希德王子酷愛攝影,不僅贊助攝影比賽,自己也特別愛拍,攝影裝備驚人的好。無論是構圖,光線,還是拍攝時機都恰到好處。

阿聯酋迪拜王子的去世,不僅讓整個皇室失去了最具有才華的繼承者,也讓這些豪車失去了駕馭它們的主人。因為迪拜王子生前也酷愛賽車,還多次獲得國際耐力賽獎項。比如其名下的電鍍蘭博基尼LP-640 。還有基於賓士SL500打造,全球限量25輛,售價1200萬的卡爾森(Carlsson)C25!還有法拉利599 GTO,憑藉輕品質的V12動力跑車,輕盈的換擋撥片,制動力驚人的Brembo刹車盤,造型性感的車身,使其成為法拉利最快的公路跑車之一。這也正是迪拜王子選擇它的原因。

迪拜王子的豪車數也數不清,真叫人羡慕。而令人擔心的是,迪拜向來有豪車作僵屍車處理的情況,遍地都是撲滿灰的豪車。而雖然迪拜王子的去世,舉國傷悲,但是希望這些迪拜王子的鍾愛座駕,還能有繼承者來駕馭,千萬別浪費又淪落為僵屍車!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可惜還是有很多人不懂這個事實。
你可以找人替你開車,替你賺錢,替你花錢,但沒人替你生病!
你什麼東西丟了都可以找回來,但是有一件東西丟了永遠找不回來,那就是命。
莫不要一個人走進手術室時才發現還有一本書沒有開讀,叫養生之道!

健康第一,沒了健康,其他的諸如:財富、名譽、地位、面子、奢華、小三、豪車、名宅……都是浮雲!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管有錢沒錢,都要保養好自己!大多數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兩年,花光一生的所有積蓄,吃遍所有的大量副作用的西藥,再多開幾次刀,留下一大筆債務給家人和兒女,然後不甘的死去!

從現在開始,如果愛自己,愛家人,就改變我們的固有的習慣,掌握一些正確的保健之道,戒除壞習慣,多做運動。身強力壯時就多關心身邊人。多保養,多調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閱讀,增廣見聞!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提前4:8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資料源於網絡文章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