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耶穌基督受難復活-動畫】



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 希伯來 話叫「各各他」 。 他們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還有兩個人和祂一同被釘,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彼拉多 寫了一個牌子,釘在十字架上,寫的是:「 猶太 人的王, 拿撒勒 人耶穌。」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靠近城,而且牌子是用 希伯來 、 羅馬 、 希臘 三種文字寫的。 士兵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以後,把他的衣服拿來分為四份,每人一份。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我們抽籤,看是誰的。」聖經上記載:「他們分了我的外衣, 為我的內衣抽籤。」 (約翰福音 19:17-20, 23, 24)


對傷害耶穌的人,祂心裡沒有怨恨苦毒,仍愛他們,為他們禱告(太5:44);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3-34)


同釘的犯人中有一個譏笑他,說:「你不是彌賽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 另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上帝嗎? 我們是應得的,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 他對耶穌說:「耶穌啊,你進入你國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耶穌對他說:「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 路加福音 23:39-43


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加福音 23:46
來到耶穌那裡,士兵見祂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 , 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約翰福音 19:33-34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耶穌的復活:事實還是虛構】


我小時候聽過很多關於宗教節日的了不起的故事。例如在聖誕節的時候,一個住在北極的胖老頭駕乘馴鹿飛遍世界,從煙囪進入各家各戶,給聽話的小孩送禮物。再比如復活節的時候,復活節兔子也會送雞蛋和巧克力給這些小孩子們。當我長大後,我認識到這些故事很溫馨,但卻不是真的 – 再回首,我可以笑面這些故事,但是我已經不再信以為真了。

我也聽過關於宗教節日的其他故事, 包括牧羊人看到天使,智者追尋星辰,馬廄中出生的小孩 – 聖誕的由來。或許最激動人心的故事應該是耶穌如何在十字架上死去,並於三天后復活 – 復活節的由來。

第二組故事看起來和第一組一樣精彩。當我長大後並意識到第一組故事不是真的時,我有了一個問題:第二組故事是真實的麼?畢竟兩組故事都和宗教節日有關,都能激起人們的好奇,也同樣顯得不可思議。

復活節的故事尤為如此,它講述了耶穌在死後的第三天從墓中走出,重回人世。這或許是所有宗教中最不可思議的故事了,甚至可以用作報紙頭條 – 亡者重返人間。這會是真的麼?是否有合理的證據來證實它呢?

這些問題或許很難回答。但是它們值得我們去思考,因為它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畢竟我們中最明亮的,最強大的,最有勢力且最有力量的那個人最終會死,我們也一樣。如果有人能夠打敗死亡,這就應該引起我們的興趣。讓我大致分享一下在我學習和思考這個問題過程中的所學吧。


關於耶穌的歷史背景 – 非聖經記載

或許嘗試去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各種可能,在不做出基於信仰的預判的情況下,找出其中最講的通的那個。耶穌存在於世,並在公眾面前死去這個改變了歷史進程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甚至無需通過聖經來證明。許多文獻中都有關於耶穌和他對於世俗世界影響的記載。讓我們來看一下其中的兩篇。羅馬的地方官、歷史學家塔西佗發表過一篇描述1世紀(西元65年)尼祿如何殘害那些被當做焚燒羅馬的替罪羊的基督徒們的文獻,其中有對耶穌的記錄。下面是他在西元112年寫的一段話:

尼祿用盡殘忍的手段懲罰基督徒們,因為他憎恨他們激增的數量。作為教派創始人的基督,被提比略統治時期裘蒂亞的地方長官本丟·彼拉多判處了死刑。但是,在被壓制了一段時間後,這邪惡的迷信再次爆發,不僅來自於傷害發生地裘蒂亞,也通過羅馬市進行散播。
Tacitus. Annals XV. 44 (112 AD)

關於這段論述,令人感興趣的地方在於,塔西佗證實了耶穌是:1. 一個歷史人物;2. 被本丟·彼拉多處死;3. 到西元65年(尼祿的年代)為止,基督教的信仰從裘蒂亞穿越地中海,傳播到了羅馬,信奉基督教的信徒之多以至於羅馬的皇帝感到他不得不著手處理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科尼利厄斯·塔西佗是作為敵對勢力的證人來講述這些事情的,因為他認為耶穌興起的運動是邪惡的迷信」。

約瑟夫斯是一名猶太軍隊的指揮官、歷史學家,他曾經給一個羅馬人寫信。在信中他總結了猶太種族從起源到他所處時代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他用下面的文字涵蓋了耶穌的時代和職業:

在那個時候有一個睿智的人,耶穌,他善良且正直。許多猶太人以及來自其他國家的人都成為了他的信徒。彼拉多判決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的信徒們並沒有背棄他們的信仰。他們宣稱耶穌在死後三天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耶穌重獲生命。
Josephus. Antiquities xviii. 33 (75 AD)

所以從這些反映過去的片段可以看出基督的死亡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他的重生也被信徒們載入羅馬的史冊。


歷史背景 –聖經記載

盧克,醫生、歷史學家,關於基督教信仰在古代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細節。下面是他在使徒行傳中的摘抄:

使徒們正對群眾講話的時候,祭司、聖殿的守衛長,和撒都該人來到他們那裡。 因為使徒教訓群眾,並且傳揚耶穌從死人中復活,他們就非常惱怒, 於是下手拿住使徒。那時天已經晚了,就把他們拘留到第二天…他們看見彼得和約翰的膽量,也知道這兩個人是沒有學問的平民,就很驚奇;同時認出他們是跟耶穌一夥的…於是吩咐他們到公議會外面去,彼此商議,說:對這些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因為有一件人所共知的神跡,借著他們行了出來,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們也無法否認。(使徒行傳4:1-16,西元63年)

大祭司和他的同黨…下手拿住使徒,把他們押在公共拘留所裡…公議會的人聽了,非常惱怒,就想要殺他們…就傳使徒進來,鞭打一頓,禁止他們奉耶穌的名傳講,就把他們釋放了。(使徒行傳5:17-40)

從這些篇章可以看出,那些民間領袖不遺餘力的阻止這種邪惡的迷信(如塔西佗所稱)。我們發現這些事件都發生在耶路撒冷 – 那座耶穌在幾周前被殺死以及掩埋的城市。


耶穌的屍體可能還停留在墳墓裡麼?

在調查過一些重要的歷史資料之後,我們可以開始尋找對於所謂的基督重生的可能的解釋。首先,關於基督死後的屍體,我們有兩種(且僅有兩種)可能以供選擇。在那個復活節的早上,基督的墳墓要麼是空的,要麼基督的屍體仍舊在墳墓中。這是僅有的兩個選擇,沒有其他的可能。

我們先設想他的屍體仍在墳墓中。然而,當我們思考歷史記錄中發生過的事件時,我們很快就遇到了困難。如果屍體仍在墳墓中,信徒們就在附近公開宣揚基督的復活,那麼,為什麼身在耶路撒冷的羅馬和猶太領袖都要費盡心思地阻止誇大所謂的重生?如果我是其中的一位領袖,我會等到那些信徒們關於重生的演講達到高潮時,當眾向子民們展示基督的屍體。這樣就不需要下獄,拷問和殺害信徒們,直接將這些不成熟的運動扼殺在搖籃中。

那上千人中的一員,聽到彼得的演講,與其考慮和猶豫是否要接受這些不可思議的資訊(畢竟伴隨這份信仰而來的可能是迫害),我更願意在午休的時候,親自到墳墓去看一下屍體是否還在。如果基督的屍體仍在墳墓中,那麼在這種敵對的環境下,手中又有如此不利的證據,這次運動將不會發展到任何信徒。所以基督的屍體仍在墳墓中是一個謬論,這個選擇將不會被認真的考慮。


是信徒們偷走了屍體麼?

當然了空墓穴本身無法證明耶穌的重生 – 除了重生之外還有很多合理的說法可以用來解釋一座空墓。 然而,任何關於屍體不在墓中的解釋必須考慮到下面的細節:羅馬人封墓,羅馬的士兵守衛在墓旁,堵在墓門處的大石頭(1-2噸),屍體上覆蓋的40公斤防腐劑。還有其他方面的細節。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不能考慮所有的因素及設想所有的場景以解釋失蹤的屍體,但是最先想到的可能總是信徒們從墓中偷走了屍體並藏在某個地方,借此誤導大眾。

現在我們假設一下這個情形,先不考慮某些爭議,這樣我們就無需費勁的解釋那夥令人失望的、在耶穌被逮捕時各自逃命的信徒們是怎樣重新集合到一起,並謀劃出一個計畫,能夠欺瞞羅馬衛兵並偷走屍體。他們在不留下任何痕跡的情況下打開墓的密封,挪走巨大的石塊並帶走防腐的屍體。假設他們成功的做到這一切,然後將這個基於他們欺騙的宗教信仰推入世界舞臺。

我們中的許多人認為激勵第一批門徒的是宣稱兄弟情誼以及人與人之間愛的需要,而基督的死亡和精神上的重生是這一資訊的催化劑。但是如果你回過頭去看一下盧克和約瑟夫斯的著作,你會注意到引起爭議的問題是使徒們教導人類,並宣揚耶穌的死而復生。這個主題在他們的著作中是最為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另一個使徒,是如何評價基督重生這一問題的:

我從前領受了又傳交給你們那最要緊的,就是基督照著聖經所記的,為我們的罪死了,又埋葬了,又照著聖經所記的,第三天復活了;並且曾經向磯法顯現,然後向十二使徒顯現。…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就是枉然,你們的信也是枉然。…如果我們在基督裡只在今生有盼望,就比所有人更可憐了。…我在以弗所和野獸搏鬥,如果照著人的意思來看,那對我有甚麼益處呢?如果死人不會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我們明天就要死了。(哥林多前書15:3-32, 西元57年)

顯然(至少他們這樣認為)門徒們將基督重生的重要性和他們的親眼所見放在了資訊的中心。現在,讓我們假設這其實是錯誤的 – 這些門徒的確偷走了屍體,消除了任何阻止新消息傳播的不利證據。他們可能已經成功的愚弄了全世界,但是他們自己知道通過傳道、記錄和製造巨大的社會動亂所傳達的資訊是假的。然而他們的確將生命奉獻給了這項任務,如果他們知道這個基礎是假的,他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人們會將生命奉獻給他們認為值得的事業,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為之奮鬥的事業,或者他們期望從這些事業中有所得。想一下中東的人體炸彈,這絕對是為了某個原因而極端獻身的當代最好的實例 – 以達到他們自己和他人的死亡為最終目的。我們可能不會贊同他們背後的原因,但是這些人堅信他們願意為之犧牲的信仰。他們如此走極端是因為他們堅信作為犧牲的回報,他們死後會去天堂。這個信仰可能是假的,但是至少他們自己相信它,否則他們就不會用生命來參與這場豪賭。

人體炸彈攜帶者和早期門徒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沒有切實的驗證過他們的信仰,後者卻證實了。如果門徒們的確偷走屍體並藏了起來,那麼他們所有人都會知道重生並不是真的。從他們自己的話中可以看出為了傳播資訊他們到底付出了什麼代價。捫心自問,你是否會為了一個明知道是虛假的信仰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我們雖然四面受壓…心裡作難…受到迫害…打倒了…我們外面的人雖然漸漸朽壞…就如持久的忍耐、患難、貧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勞苦、不睡覺、禁食…好象是受懲罰的…好象憂愁…好象貧窮…好象是甚麼都沒有…我被猶太人打過五次,每次四十下減去一下,被棍打過三次,被石頭打過一次,三次遇著船壞…遇著江河的危險、強盜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族的危險、城中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上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勞碌辛苦,多次不得睡覺,又饑又渴…赤身挨冷。…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哥林多後書4: 8– 6:10; 11:24-29)

越深入的思考他們生命中那些堅定的英勇作為(沒有一個人在苦難中崩潰並承認罪行),我越加堅信他們是由衷的信仰他們所傳播的資訊。但是如果他們相信它,他們肯定不會偷竊並丟棄基督的屍體。一位最著名的刑事律師在哈弗大學教授法學院的學生如何找出證人的弱點時,關於這個問題發表了如下的評論:

軍事戰爭的年鑒中很難找到類似的事例能體現這般的堅定、耐心和無畏。他們用每一種可能的原因來仔細審查他們信仰的依據,以及他們宣稱的重大事實和真相的證據。最後另外一位學者評論了信徒們的可信性,因為他們面臨了極其巨大的反對,但是反對方卻無法證明信徒們是錯的。
S. Greenleaf. 1874. p. 29

與此相關的是使徒們敵人(猶太或者羅馬)的沉默。這些敵對的證人從來沒有嘗試去認真的講述這個真實的故事,或者證明使徒們錯在哪裡。正如蒙哥馬利博士陳述的。

這樣一來,在敵對勢力的盤問和強烈反對下、發表于猶太教會堂的基督復活的證詞即被證實是可靠的,因為如果證詞不是事實,反對方絕對會破壞這個案子的。
Montgomery. 1975. Legal reasoning and Christian Apologetics. p. 88-89

在這項簡要的研究中,我們沒有足夠的篇幅用來考慮到問題的各個方面。但是使徒們堅定的勇氣和敵方證人的沉默證明了基督可能的確重生了,並且這值得展開一個嚴肅的、發人深思的檢驗。重生是福音的高潮。更加全面反映重生的一個方法是在聖經的內容中瞭解它。一個很好的起點是亞伯拉罕和摩西的神跡。儘管他們生活的時代比耶穌早了一千多年,他們的經歷是對耶穌最終的死亡和重生的前瞻性的預言。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非常生動的復活節故事!】

這是真實的故事,一位新英格蘭地區的小教會牧師喬治多瑪斯所作寫的真實的事情。


有一年的復活節早上,他帶了一個古舊又生銹的鳥籠,放在講壇上。禮拜之前以及禮拜之中,會眾的眼睛都集中在這個鳥籠上。多瑪斯走上講壇,開始說:

昨天我在街道上散步的時候,有一個小孩提著這一個鳥籠,裏面有三隻小小的野鳥。小孩一面走一面搖著鳥籠走,裏面的鳥被搖的不斷振趐保持平衡、吱吱叫,顯然非常恐懼。我停下來,問小孩:

「你帶了什麼東西?」
「只是一些小鳥而已。」小孩回答。
「你帶這些小鳥要作什麼?」我問。
「帶它們回家,玩弄它們,拔掉它們的羽毛,讓它們相鬥,一定會很好玩的。」小孩回答說。
「但最後你玩膩了,你要怎麼處置這些小鳥?」我又問。
哦,我家有幾隻貓,它們很喜歡吃小鳥,我就讓它們吃這些小鳥,吃個痛快!」
我沉默了一會,就問小孩說:「這些小鳥,你要賣多少錢?」「哦,牧師,你要這些小鳥幹什麼?它們只是野地的鳥,既不會唱歌,又不漂亮!」
「你要賣多少錢?」我再問他。
小孩看出既然有人堅持要買,就說:「十塊錢。」
我從口袋裏搗出十元紗,並且放在小孩的手中。小孩子一溜煙就跑開了。

我帶了這一個鳥籠,走到街道的盡頭,那裏有一棵樹,而且還有一些青草空地。就把鳥籠放下,打開鳥籠的門,輕輕的拍著鳥籠,叫那些小鳥走出鳥籠,讓它們飛出去。經他這樣說明之後,會眾才知道為什麼這個鳥籠是空的。


接著多瑪斯牧師開始講道了:

有一天,撒但和耶穌面對面談話。撒但剛從伊甸園上來,帶著勝利的微笑向耶穌說:「先生啊,我在伊甸園裏設下陷阱,俘擄了整個世界上的人。」

「你想要怎樣處置他們?」耶穌問。

「哦,我要玩弄他們。一定會很好玩。先讓他們甜甜密密的結婚,而後,讓他們離婚,互相憎恨;教導他們喝酒、抽煙、吸毒;也教導他們如何製造槍彈,互相殘殺。世界一定會很熱鬧。」

「但是,當你玩膩了,厭倦了他們之後,你想要怎樣處置他們?」耶穌又問。
「哦,我要殺他們!」撒但又是勝利的微笑。
「你要賣他們多少錢?」耶穌問。
「你要那些人作什麼?他們一點好處也沒有。你要那些人幹什麼?他們只會恨你,吐口水在你臉上,咒詛你,甚至殺你。你要那樣的人類幹什麼?」撒但問。
「你要賣多少錢?」耶穌再問。
撒但斜著眼睛看耶穌之後說:「你只要付出你的眼淚和你的血就可以了。」
耶穌全數付了這個代價。

牧師提起他的空鳥籠,離開講壇,打開了教堂的門,回家了。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倫敦皇家音樂廳萬人敬拜讚美,英國需要上帝!】



英國當地時間3月22日下午,位於倫敦的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橋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一名男子駕車沖向人群,警造成了5人(包括1名員警和1名恐怖分子)死亡,40多人受傷。ISIS恐怖組織宣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也發表聲明稱這是一起令人厭惡、及其邪惡的恐怖襲擊。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倫敦皇家亞伯特音樂廳在2015年所舉辦的敬拜讚美會《10000 Reasons》現場演出視頻,願上帝與英國同在...


倫敦皇家亞伯特音樂廳建成於1871年,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區騎士橋,是一個舉世矚目的藝術地標級建築。該音樂廳每年都會承辦各種類型的演出和慈善活動,包括古典音樂演奏會、搖滾樂、流行樂、芭蕾歌劇、網球比賽、頒獎典禮、慈善演出等等。近年來,皇家亞伯特音樂廳每年都會舉辦名為Prom-Praise的敬拜讚美音樂會,為來自全球各地的基督徒音樂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演出舞臺。

這個舞臺更是彙集了古典音樂家指揮家、英國最好交響樂團All Souls Orchestra、基督教流行音樂歌手、合唱團一起同台演出。這樣獨特的演出形式,讓所有參與者更全面的感受上帝所創造音樂的魅力,也向世人傳遞著福音的好消息。

馬特·瑞德曼在演出中還引用了18世紀帶領英國復興的循道會創辦人查理斯·衛斯理創作的一首短詩,他一生創作了七千餘首聖詩。

當你年紀老邁,極度虛弱的時候,
誰會將這個無助的可憐蟲贖回呢?
耶穌,將是我唯一的盼望,
他是我衰老肉體和心靈的力量:
哦,我可以抓住你微笑的瞬間嗎,
從此,墜入永恆                                           
(查理斯·衛斯理)



10000 Reasons馬特·瑞德曼 (Matt Redman)
Bless the Lord oh my soul 
我的靈啊 我要讚美主
Oh my soul Worship His Holy name
我的靈啊 我要敬拜祂的聖名
Sing like never before 
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
Oh my soul I'll worship Your Holy name
我的靈啊 我要頌贊你的聖名

The sun comes up 清晨太陽出來
It's a new day dawning 這是新的一天
It's time to sing Your song again 我要時時讚美
Whatever may pass 無論將會經歷什麼
And whatever lies before me 無論有多少謊言在我面前
Let me be singing 我要時時稱讚美
When the evening comes 從日出直到日暮

You're rich in love And You're slow to anger
你有豐盛的慈愛 又不輕易發怒
Your name is great 你的名真偉大
And Your heart is kind 你的心柔和謙卑
For all Your goodness 為著你一切的良善
I will keep on singing 我要繼續高聲歌頌
Ten thousand reasons For my heart to find


And on that day 到了那日
When my strength is failing 當我的力量漸漸消失
The end draws near 一切即將結束
And my time has come 我得贖的時候也要來到了
Still my soul will Sing Your praise unending
我的靈還要向你獻上讚美 這讚美永不止息
Ten thousand years And then Forevermore 
一萬年之久 直到永永遠遠


另一位老僕人趙鏞基牧師,也曾於多年前為英國禱告及舉辦大型的研討會,下面是相關的信息及教導,讓我們一起為英國這個從前神興起但已信仰沒落的國家禱告,願主恢復更新這遍國土。



Praying the Temple Prayer with Pastor Cho 
Pray the following pages out loud to learn how to worship God in the Tabernacle. It is based on Pastor Cho’s teaching of the Temple (Tabernacle) Prayer. 

Father we desire to pray today, so we come to your mountain right NOW -- seeking You. 
We cry out for Your anointing today! 
Anoint me, Lord! 
Only through more anointing can I carry out my work according to your will for me and only by your anointing can I fulfill your plan for my life.
It was You who commanded Moses to build the tabernacle in the wilderness. 
Lord, you dwelt there and met your people there. 
The Israelites only worshipped You in that tabernacle. 
The Tabernacle illustrates Your pattern of worship.
It holds the sequence to draw close to You!
I desire that intimacy today.
I thank you for the tabernacle model through Moses, in Jesus, and in Heaven.
I thank you for the Courtyard – where the Brazen Altar and the Laver is.
I thank you for the Holy Place – where the Candlesticks are, as well as the Table of Showbread and the Altar of Incense.
I thank you for the Holy of Holies – where the Arc of the Covenant and Your Mercy Seat reside.
Today – according to Your Word – I am a priest in your temple, my body.
My spirit is as the Holy of Holies.
My mind is as the Holy Place. 
My physical body is as the Courtyard.
Come, Lord Jesus!
Work through my spirit, through my mind, through my body.
I directly worship you, Lord, through the temple of my body, my mind and my spirit.
I am a priest unto the Lord.
Jesus, You are the High Priest of Heaven.
Teach me my priestly duties today.
Teach me according to your ordained pattern of approaching God.

http://lovemyword.com/wp-content/uploads/2014/10/Tabernacle-Prayer-by-Pastor-Cho1.pdf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蓋恩夫人:我是一隻籠中小鳥】

在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一百年之後的17世紀。新教在歐洲吹起的改革旋風緩緩停滯,轉為死沉無力。如同主在啟示錄責備撒狄教會: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馬丁路德相比,蓋恩夫人的生活顯為平凡、簡單,不具備特殊的地位身分;但她的屬靈生命的追求、對禱告的深入見解,影響了在她之後幾乎所有教會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新生鐸夫(Zinzendorf)、莫拉比亞(Moravians)弟兄們、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賓路易師母(Jesse Penn-Lewis)、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宣信(Simpson),與近代的倪柝聲弟兄。


一. 前半生,來自家人苦難與十字架

神給我十字架,十字架也把神帶給我。-蓋恩夫人
有時,一段長久被交於死地的生活是必須的,為要煉淨我們的心,使我們脫離那隱藏的自愛。 -蓋恩夫人

蓋恩夫人所遭遇的,是約伯式的苦難;她生命的成熟,是一件又一件苦難剝奪的結果。然而,在約伯身上,我們看見人天然的埋怨和爭執,在蓋恩夫人身上,我們卻看見馨香的生命流露。

蓋恩夫人出生在法國蒙太吉(Montargis)的貴族家庭裡。孩提時代的她曾在修道院被神吸引,這也建立起她日後屬靈的基礎。14歲時,全家搬到巴黎,很快的,兼具美麗容貌和智慧談吐的她,成了流行都會中眾人追逐的社交名媛。像今日所有的少女一樣,蓋恩夫人日夜沉迷於言情小說,一有時間就在鏡子前自我陶醉,和俊俏的男子墜入情網。她坦承,巴黎是她又愛又恨的地方,而餵養她虛榮心的鏡子,令她無時無刻想拿起、又想放下。她在對立價值觀的矛盾衝擊中迷惘。然而,神沒有給他太多自我耽溺的時間。因為祂所愛的,祂必管教。

才剛過了15歲生日,蓋恩夫人就被家人所迫,嫁給了37歲,身患殘疾的富商雅各蓋恩(Monsieur Japues Guyon)。從結婚的那一天開始,苦難,就如貪婪的火焰,一步步進逼,吞噬了她的虛榮、傲慢、自負與世俗。她遇到的,是最典型的「惡婆婆」,輕看她、羞辱她,甚至和家裡的僕役聯手起來公然毀謗她。最使蓋恩夫人為難的,是婆婆千方百計,阻撓她與神之間的親密關係,但無數的逼迫,反而成為她和主之間建立禱告生活的開始,她說:

我裡面,神很熱切的吸引我去與他交通,但在外面,家人反對並禁止我過這樣親近神的生活。我的神哪,這一切只有使我更愛你,他們竭力要停止我與你的交通,但你卻吸引我到一種不可言喻的安靜中;他們越用力要分開你我,但你使我與你的聯合更加緊密。愛的火焰已經燒著了,所有使它消滅的能力,不過助它燒得更旺而已。

主剝奪的手沒有止住,在短短的幾年間,她身旁最親密的人一一死去:真正愛她的父親、可愛的大女兒和小兒子、啟發她的屬靈父親、與家裡唯一可以和她談話的丈夫。但真正最慘烈、最可怕的苦難,是發生在她自己身上。主沒有奪去她的生命,卻取走了對一個22歲的女人而言,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蓋恩夫人得了當時奪走了無數人的天花。這甚至驚動了太陽王路易十四,立即派人從皇宮送珍貴藥膏給她。但狠心的婆婆不讓她擦藥,也不願請醫師,反而滿嘴諷刺說,是妳太愛禱告才被神懲罰。對於這一切,蓋恩夫人默不作聲,她不埋怨、不抗爭,悄悄回到房間床上,用禱告挺過這段生死交關的時刻。幾天後,蓋恩夫人挽回了生命;但原本秀麗的臉龐幾乎毀容,雙眼也差點失明。從床上爬起來時,她竟寫下一段文字,感謝神將她從虛榮中得釋放:

我的心被保守在滿足的狀態中,實非言語所能形容,神不住的提醒我,外表是我的信仰遭受試驗和跌倒的原因!從前的美貌成為我的災難,如今藉著外在的損失,得以滿足我得回內在自由的渴望,這為我的生命帶來莫大的滿足,並與神緊密聯合,世上最幸福的君王所擁有的也無法交換這一切。


二. 後半生,來自宗教的苦難與十字架

神許可苦難,但絕不許可錯誤。我清楚的知道,在監獄裡忍受苦難是出於祂的旨意,對此我全然心滿意足。-蓋恩夫人

蓋恩夫人後半生的苦難,並沒有比前半生輕鬆。丈夫死後,蓋恩夫人終於有短暫服事主、為主作工的機會。這段時間,她在義大利、法國、瑞士講道,專心寫作禱告與信心的書籍,並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工作。然而,她書中所教導基督徒可以直接和神禱告、來往交通的信息,踩到了羅馬天主教的底線,並被宗教法庭宣判異端。

因不願受到脅迫、放棄她從神領受的真理,從前幫助她的路易十四,現在成為最苦害她的人。在收到監禁判決書後,蓋恩夫人心中反而湧出莫名的平靜,因為她知道,苦難的價值在於留在其中,看見神的旨意。

蓋恩夫人總共被路易十四監禁4次,最後一次,她被關在惡名昭彰的巴士底(Bastille)監獄地牢4年,甚至後2年她完全不能和人通信、說話;陪伴她的,只有幽森的黑牢、沈重的枷鎖,與主親密的同在。苦難沒有摧毀她,反而點燃她向基督那純誠熾熱的心。如她自己所說:自從我和主訂婚之後,我向主所要求的嫁妝,不過就是十字架、鞭打、逼迫、羞辱、卑微、無己、貧窮。

當受盡折磨的蓋恩夫人終於從冬天冰冷潮溼、夏天悶熱如同火爐的監獄走出來時,路易十四仍不准她回到故鄉,而讓她終身放逐於偏遠的布羅阿(Blois),這地也成為她終老之處。

蓋恩夫人的故事,影響了倪柝聲弟兄和李常受弟兄,倪弟兄說:這就是認識神,認識十字架的人。我們要學習像蓋恩夫人那樣跪下來親那隻手,寶貴那隻手。這個光我們總得有,我們必須看見,凡是主所作的事,我們就接受,就相信,因為主所作的事不會錯。

而李弟兄說:你若是真正追求生命的人,務必準備好,看見宗教想要殺你。這事從第一世紀到現在,一直不斷的發生。在每一個世紀裡,真正追求生命的人,都受到宗教徒的逼迫。例如,蓋恩夫人就被她那時的宗教徒所監禁。只要你照著裏面的生命而不照著外面的事物與主同行,就會被熱心宗教的人所逼迫。

我們看蓋恩夫人的苦難,會覺得太恐怖、難以想像,但蓋恩夫人自己不這麼看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她能說,這是神的雕刻、修剪,對她而言,沒有「忍受」的感覺;她「享受」主給她的苦難,因為在其中,神用無比喜樂的同在加強她。


三. 禱告-在與神的交通中達到完全

當我們有一次嚐到了神和他愛的甘甜,我們就要覺得除神自己以外,再嘗別的東西.是不可能的了。-蓋恩夫人
一旦人學會這種禱告就能活在神裏面,比生活在空氣中還要順適。-蓋恩夫人

蓋恩夫人帶給教會一個重大屬靈改革,就是她恢復了禱告「應有」的力量,拿掉天主教在禱告這件事套上的層層枷鎖,向世人宣告禱告的實行有多麼的「簡易」!在那個人無法自由禱告,凡是禱告均需要透過馬利亞、聖人和神父的天主教壓迫的時代,蓋恩夫人的小書《簡易祈禱法》(Experiencing the Depths of Jesus Christ)的出現是個屬靈重量級的影響。

她說,禱告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求、甚至也不是為了成就外在屬靈、偉大的事工;禱告,對她來說,是一種與神聯合的唯一途徑,是一種生活中時刻與神來往交通的必要實行:

現在就我而論,沒有甚麼事情比禱告更容易的了,在禱告中幾個小時如同幾分鐘一樣;除了禱告,我簡直不願去做任何事情。我的愛如此熾熱,不容許我中斷,這是一種喜樂和令人著迷的禱告,可以從中體會神是那麼偉大、那麼潔淨、毫無混雜、不受干擾,這種禱告可以將靈魂的力量捲入深刻的記憶中,這是一種光景,全然交託並在神裡面有充滿深情的安息,不需透過意志上的努力。

在「簡易祈禱法」中,蓋恩夫人所教導的禱告真的很「簡易」;她從經歷中建議聖徒需用「心」來禱告,進入一種不受時間、空間及環境限制的「不住地禱告」(帖前5:17),並運用主的話向祂禱告,其秘訣主要有2個:

1. 不住地禱告:
用靈和誠實與神交通,不受時空智慧影響。禱告能領你進入完全並得著無上的益處。它能救你出罪惡,它能給你各樣的美德。...你當學習一種禱告,是可以叫你常常作而且不妨礙你日常工作的,並且無論是君王,臣宰,政,軍,學,農,工,商,女人,孩子,病人,無論什麼人都合宜的,這並不是用頭腦來禱告,乃是用來禱告。

2. 用主的話向祂禱告:
由默想聖經與主交通開始。...揀選一小段緊要又能實行的聖經,先讀一讀,仔細的再去嘗它,消化它,從裡面將精華取出來。嘗得有味時就不必再往下讀了,味窮時再往下讀去,仍照以前的方法去嘗它,最多不可讀過半面,因為叫我們得益處的不是量多,乃是讀法合宜。那些讀經太快的,好像蜜蜂採花,只在花上爬過,沒有深深刺入吸收香汁,就不能得著什麼。

無疑的,對天主教而言,這是個判教的異端言論。他們盡一切力量搜查、禁止、焚燒這本小書,甚至成立了由主教、神學院院長組成的三人委員會,逐字逐句檢驗這本書在真理上的正確性,期待能找出其中與聖經相衝突的漏洞。然而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簡易祈禱法」毫無破綻,雄赳赳、氣昂昂的穩立在他們面前。但真理的無誤無法讓蓋恩夫人脫罪。此書仍激起當時虛偽的政治宗教勢力全面攻擊,成為路易十四將她逮捕入獄的主要證據。

這本小書幾乎改變了所有人對禱告的認識,甚至有人說:你二十歲閱讀時,它會吸引你;三十歲閱讀時,它會激動你;四十歲閱讀時,它會折服你;在以後的年日閱讀時,它仍然會呼召你更深地進入基督裡。


四. 苦難+禱告=破碎後生命的流露

我已經學會了喜愛黑暗;因為處境越黑暗,主的臉越光明 。-蓋恩夫人

在蓋恩夫人的一生中,神一步一步帶領她離開出外為祂作見證、宣揚福音的道路,反而讓她走上一條孤獨的的荊棘路:遠離世人,直到完全發揮她生命的影響力。

受到父母的影響,蓋恩夫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從小就有一棵樂意給予的心。結婚後,蓋恩夫人一有機會,就會到窮人家教導孩子讀書識字、幫助年輕的工匠創業、讓美麗的女孩學習生活技能,脫離賣身的命運、經常分送麵包食糧給田地欠收的農人;甚至她親身包紮傷患、親手刷地,投身社會工作。雖然受到婆婆與丈夫的逼迫,蓋恩夫人沒有停止給予,反而越給越多,常掏出口袋中的最後一分錢,有一次甚至將結婚戒指摘下來給需要的人。

然而有一段長達7年的時間,蓋恩夫人每天所熱心的慈善事業無法帶給她任何喜樂與滿足;主向她的心說話,讓她看見她身上所有的美德、善心,都是出於她的本性,而不是出自神的感動。倪柝聲弟兄說

蓋恩夫人為著她從前所行的善事-施捨救濟人的事-懊悔,而需要主的寶血潔淨,因她在神的光中看出從前所行的善事,是出於己的善義,並非出於神的生命,所以需要血來潔淨。

神最後讓她看見,她該將神的生命湧流出來,不僅是滿足人外在的需求。經過多年藉著禱告與主的聯合,神的話語在她身上有豐富的顯出,雖然她不愛說話,也不常說話,但只要她一開口,人都要驚訝並折服。

人從遠近各處前來聽她的說話,不論神父修女、婦人寡婦、大人孩童,蓋恩夫人的言語都能滿足他們內在的空虛與黑暗。她能連續說14個小時的話,將人帶到神的面前,真實的帶他們得救。有一次,她花了短短幾個月和一所墮落、縱慾的修道院中兩千位修道士一一談話,一一帶他們認識主的救恩而得救。

蓋恩夫人是真正能參透萬事的屬靈人,她能分辨人深處埋藏隱密的情形。她自己說:神有一種恩賜給我,我覺得有使徒的情形,叫我能分辨那些來和我談話的人。以致我所給他們的幫助都使他們驚奇。因為他們所得的,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然而,神在蓋恩夫人身上的帶領是尋常人無法領會的。就連在她脫離物質的施捨,給人屬靈的幫助後,神恩典的製作仍舊不停止,將她關在牆厚達12呎的巴士底監獄,使她對她的職事有更深的啟示:「主指示我全世界沒有一個人幫助我,都要發怒反對我;但在極深沈的安靜中,祂又對我說:我必得著無限屬靈的後代,是藉著十字架生出來的。」

在監獄中,她完成了影響後世基督徒最深、最屬靈的自傳:《馨香的沒藥》(Sweet Smelling Myrrh),寫下了撫慰無數患難中無助人們的詩歌:「我是一隻籠中小鳥」。直到現在,所有愛主基督徒都是她「屬靈的後代」,受她的影響,經歷她所恢復的寶貴實行:禱告。並在苦難中受她生命經歷的安慰、供應。

蓋恩夫人的話
在人的眼中,萬物均黑暗;在神的眼中,萬物皆光明。
神雖殺我,我還要相信神,如果神打我,我還要跪下來用嘴親那打我的鞭。
我寧可下地獄,也不願意犯罪。
一切從環境落在我們身上的,都是神許可的。
許多人非但不聽從神的指導,反要指導神;非但不跟神走,反要神跟他走。



「我是一隻籠中小鳥」是一首極其優美、深具感性詩意的獨特詩歌;在詩歌中,蓋恩夫人將自己在監獄中的生活比喻為在籠中禁閉的鳥兒,心靈無拘無束,不住向祂所愛的主歡唱樂歌。

我是一隻籠中小鳥,
遠離天空、曠闊野地;
是祂將我安置於此,
我願向祂歌頌不已;
如此被囚,我甚歡欣,
因這,我神,使你稱心。

禁中我無他事可作,
終日就是靜中歌唱;
我所使之稱心的神,
也在傾聽我的頌揚;
祂捆綁了我的翅膀,
卻愛俯首聽我歌唱。

哦神,你是有耳能聽,
你也有心施愛賜福;
我的音調雖然粗陋,
你卻毫不鄙棄厭惡;
因你知這音調之弦,
乃是甜美之愛所彈。

這籠將我四面禁錮,
我難外飛任意遨遊;
我的翅膀雖被捆住,
我心我靈仍是自由;
監牢牆垣,不能阻擋
心靈所有釋放、翱翔。

我心超越監牢之閂,
我靈騰飛何其自在!
向著心愛之主騰飛,
祂的旨意我所敬拜;
在你堅定旨意之中,
我靈得到自由、歡騰。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格局=成功 ,計較=墳墓!法國畫家---凡高】


做人
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


格局
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胸懷
做人有多大氣,就會有多成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因為胸懷,才是成功者的標誌。

銘記
永遠要記住這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空杯
放下你的浮躁, 放下你的懶惰,放下你的三分鐘熱度,放空你禁不住誘惑的大腦,放開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放淡你什麼都想聊兩句八卦的嘴巴,靜下心來好好做你該做的事,該好好努力了!有時候真的努力後,你會發現自己要比想像的優秀很多。

希望 
世上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不管遇到了什麼煩心事,都不要自己為難自己;無論今天發生多麼糟糕的事,都不要對生活失望,因為還有明天。 

目標 
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裡! 
有目標的人在感恩,沒目標的人在報怨,因為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有目標的人睡不著,沒目標的人睡不醒,因為不知道起來去幹嘛!


生命
生命只有走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待出來的輝煌!

堅持
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走過去,你就一定會有進步。

努力
如果,你正在埋怨命運不眷顧,那請記住:命,是失敗者的藉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詞。命雖由天定, 但埋怨,只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古天樂自傳:修女獄中感化成基督徒 搶劫犯變孝順乖乖仔】

一提起古天樂,人們想到的是他英俊帥氣的形象,及其塑造的經典螢幕角色《尋秦記》裏聰明機智的項少龍,《神雕俠侶》中亦正亦邪的楊過,還有《河東獅吼》中瀟灑儒雅的陳季常等等,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謙卑低調的基督徒。 古天樂在基督教中學唸書,受到信仰的熏陶。他應台灣出版社之邀,曾寫作了自傳式的寫真書《尋樂記》,在書中談到生活與信仰。小時候,他和弟弟最愛遊泳,只要聽說要去玩水,前一天就開始就和弟弟祈禱,希望天公造美, 求隔日千萬別下雨。 他在書中還坦誠地披露了二十歲時坐牢的前因後果和獄中的生活點滴。

「當時的我二十歲,年輕、有大好的未來,但是身邊卻圍繞一群不務正業的朋友,沒多久即惹禍上身。那時講義氣願意承擔一切,而換來的卻是因為搶劫一位女子而成為他人眼中聞之色變的搶劫犯。」 古天樂說監獄「就像一個娛樂圈的縮影,裏面龍蛇混雜」。服刑時好友竟然橫刀奪愛,古仔大受打擊在獄中打架,每打架一次,加刑一個月,最後刑期由原來的一年多變兩年整。 那段期間,耶穌基督是他最大的支柱。

「其實在裏面我最大的支柱是耶穌基督。偶爾在禮拜六、禮拜天都會去上課,但是有一次我真的被一個人感動了,那是一個70歲的修女,她每次和我說話都會說到自己哭,教我怎樣做人,不是只講她自己的事,常常見到她熱淚盈眶,溫柔地說:『人生經常面對不同的挫敗,只要有勇氣,敢去面對,敢去承認,總有一天會再次站起來。』那時我的內心不停地翻滾,不僅是因為她的存在,更是為她心疼我所落下的淚。 」他書中寫道。 

「真的好感動,深深感到她是真的掏心出來教我,我對自己說你如果這樣都還不聽話,真的不是人!我清楚了人始終要長大,不可以永遠躲在自己的軀殼裏,在原地踏步。她影響了我的一生,後來我遇到朋友有錯,都會把修女的話拿出來說。出獄以後我做任何事都很拼命,因為我希望要是有天在街頭碰到她時,能夠抬頭挺胸地告訴她,我沒有令她失望。 」 

古天樂在獄中找回了自己,出獄後努力工作,後來由於偶然的機會進入演藝圈。他一路星途順利,高價片酬,再加上廣告、代言、商演等機會,讓他吸金無數。然而,他並沒有專注享受自己的生活,而是默默低調地做起了慈善。 有報道稱,他2008年因目睹四川地震摧毀了很多人的家園,甚至失去性命,學生讀書的地方也沒有了,因此成立了「古天樂慈善基金」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年,古天樂在中國內地捐建了61所學校,學校所在地都是內地比較偏遠的地區,主要用於幫助貧困的學生。

當有記者問起這件事,他卻透過經紀人回覆說不想透露,只是本著做善事的心,不想講錢,也沒有目標要捐建多少學校。他還表示自己有少少成就,有能力就幫忙,他會一直做下去。據悉古天樂除了捐錢,也會派專人監察工程進展,要求安全的建築。 古天樂雖然身在光鮮的演藝圈,但卻並不迷戀其中,是個戀家孝順的孩子。他和父母住在一起三十多年,始終不想離家。

他在書中寫道:「有次到內地工作,打電話回家,聽到媽咪大叫:『兒子啊!怎麽樣啊?』話筒裏的那一端似乎很熱鬧,不斷地嚷著:『快把爐火關掉,湯快燒乾了……』令我覺得還是自己的家庭溫暖,很想趕快飛回去陪大家一起吃飯。那時我真的深深地體會到家人在我生命中的分量,我體會到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錢,也不是事業,而是家庭。」

他的爸爸是早期粵語片的明星高峰,高大帥氣卻非常愛家。「基本上他和媽媽都很疼我和弟弟,一有時間他就會帶我和弟弟去旅行,而每次到了郊外,我們一家人就會照很多相。每一次看到爸爸攬住媽媽照相,媽媽都甜絲絲地笑,我就覺得他們好恩愛。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愛情可以天長地久,就是他們身上看到的。」

古天樂和父母關係很好,平時總會留意老人需要什麽,哪些東西需要更換,然後給他們買合意合用的禮物。他還會幫爸爸他辦生日酒,買他愛吃的東西帶回家給他,或是盡量多的和他說說話,陪他出去走走。 但他謙卑地認為,這都是作為兒女應該做的,談不上是孝順。 「很多人說我孝順,但我覺得照顧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是人類生存的規則,並不需要特別的讚美,因為爸爸媽媽在我們小時候也是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提供住所,當我們唸書時給零用錢,因此我現在買了一棟大一點的屋子給爸媽住、賺錢給他們花、也是應該的,而不是孝順。」



以下圖文節選自古天樂自傳-尋樂記

古媽

古爸

70歲修女

擇偶條件




相關信息


【奇洛·李維斯「山間的清風」,世界上少有的好人!】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仁愛建家,公義興國!



備註: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